当前位置:首页 -> 耗煤行业 -> 电力行业 -> 行业新闻

前三季度用电量增速显著高于GDP增速 彰显经济活力

2024/10/24 18:26:25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4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而同期GDP同比增长4.8%,用电量增速明显高于GDP增速。

这一现象并非短期波动,而是长期趋势的延续。过去20年,用电量增速与GDP增速大致趋同,但自2020年起,用电量增速开始明显超越GDP增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抒祥指出,这主要是由于用电量与GDP之间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差异,以及经济、气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近年来,随着电能替代在农业、服务业、工业、居民生活等领域的深入推进,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新兴行业用电量高速增长,共同拉动了用电量增速的上升。

从产业结构来看,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中的用电增长尤为突出。以汽车制造业为例,前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11.4%,增速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5.6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的用电量增速也均超过10%。

相比之下,四大高载能行业前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仅为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这反映出我国正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雄平认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与钢铁、采矿、水泥等传统高能耗行业的结构调整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转型效应将支撑经济持续向好。

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样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5.9%。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4.4%。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提升,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高速增长,前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56.7%。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侯文捷认为,伴随着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消费市场将逐步回升,第三产业用电量还将保持持续攀升。

此外,气温变化也是影响用电量增速的重要因素。2024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明显低于2023年同期,采暖用电快速增长,当月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24%。而在8月、9月,我国平均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西南、华东、华中区域气温明显高于2023年同期,导致这些区域全社会用电量大幅增长。8月西南、华东、华中区域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8.4%、14.2%、10.1%,9月则分别增长25%、14%、12.9%。这种季节性因素虽然对用电量增速产生了短期影响,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电力供应系统的韧性和应对能力。

用电量增速高于GDP增速的现象,还引发了业界关于“电力弹性系数”的讨论。电力弹性系数是电力消费增速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过去20年均值为1.0倍,过去五年均值为1.2倍,而2024年上半年却高达1.62倍。这反映出在新的产业结构和高温等外生因素影响下,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然而,扣除这些因素影响后,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仍然保持基本匹配的关系,电力弹性系数依然可以作为衡量和验证经济增长绩效的指标。

未来,用电量增速与GDP增速之间的关系将如何演变?根据中电联的预测报告,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将达到9.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6%。中电联秘书长郝英杰表示,这一预测综合考虑了宏观经济、终端用能电气化等因素,预计在气候正常情况下,用电量增速将保持相对稳定。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气温对用电量的影响将日益显著,未来用电量增速可能会受到更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同时,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也将对用电量增速产生深远影响。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提升和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此外,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发展速度加快,这些新兴产业的崛起不仅将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也将强有力地带动用电量增速的稳定增长。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