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AI智测·炭索未来”煤质快检技术发布会在北京举办,正式发布由国家能源集团携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旗下海康威视联合研发的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技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副会长李延江,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中国电科党组书记、董事长王海波出席活动并致辞。国务院国资委财管运行局评价处处长张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交通能源处处长于茜,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李治平,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冯来法参加发布会。
杨昆在致辞中表示,国家能源集团与中国电科集团强强联合,成功研发基于融合光谱和人工智能的煤质快速检测新技术,实现了检测的快速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是推动煤炭、电力行业与人工智能协同协作、跨界融合的丰硕成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深度实践,必将为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煤电绿色低碳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注入新的动力。中电联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依托中电联装备及供应链分会、科技创新促进委员会、大数据与统计分会,进一步加强创新交流合作,积极推动煤质快速检测技术,利用科技创新引领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李延江表示,当前,煤炭行业数智化转型是煤炭行业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煤质快速检测技术就是以人工智能解决煤炭生产、加工、利用等环节中痛点问题的具体实践,是聚焦源头技术创新的勇敢探索,是新时代煤炭人创造性的智慧结晶,必将成为引领煤炭数质量管控和清洁高效利用的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煤炭产业“向绿”“向新”发展。我们将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和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统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大力推进跨界合作,推出更多像煤质快检这样的一流创新成果,以科技创新引领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刘国跃表示,煤炭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能源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兜底保障作用。本次发布的煤质快检技术成果,是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电科探索“央企联合+技术融合”路线、更好发挥国资央企三个作用的最新行动,也是以人工智能催生自主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重大实践,对于促进人工智能高水平场景应用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国家能源集团愿与业内单位一起努力,共享要素资源、共推数字变革、共促创新发展,在勇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构建协同创新生态、促进成果转化应用上持续发力,让新技术更好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王海波表示,电子信息技术是助力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撑。融合光谱煤质快检技术,不仅在煤质检测时效性、准确性、稳定性等方面实现重要突破,还将加速催生“在线测量+数字监管”的煤质管控新模式,必将助力“煤电运化”全链条提质增效、焕新升级。中国电科将与业内企业一道,在技术创新、资源共享、产业发展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深耕煤质快检技术产业,加快构建开放协同的数字产业生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加快建设能源强国、数字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2年6月,国家能源集团联合海康威视正式启动煤质快速检测技术研发,确定了近红外和X荧光融合光谱技术路线,并经过多轮方案验证,完成首台基于6mm煤样的在线式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装置开发,并进行了大规模示范应用。与传统化学检测方法相比,在线检测结果通过率持续保持100%,检测时间仅为2分钟,较传统方法的8-24小时相比,检测效率大幅提升,可检测煤量达到1吨以上,为传统检测方法1克煤样的100万倍,样品代表性大幅提升,全程自动无人干预,取代了传统制样、化验环节的复杂流程和人员操作。目前,煤质快速检测装置已在国家能源集团煤炭、电力、化工、港口、销售等全场景的9家单位运行近两年,检测煤量超4亿吨,历经高低温、粉尘、震动以及高湿度、电磁干扰等严苛环境条件运行稳定,实现了煤质检测数据的真实、实时、透明、共享。
本次发布会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承办。发布会上,进行了煤质快检技术发布及平台展示,发布了煤质快检AI模型和核心装置。华能北方联合电力、华润电力沧州公司、晋神能源等企业客户作交流发言,与会嘉宾还共同为国能海康曜视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揭牌。
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家电投、中煤集团等20家合作单位负责人参加发布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30余家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