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能源法发布: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里程碑

2024/11/12 19:11:20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京举行,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简称能源法)。这部法律将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能源领域法治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进一步夯实能源行业法治根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能源法共九章,涵盖了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关键内容。这部法律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实际,适应能源发展新形势,就能源领域基础性重大问题在法律层面作出规定,是能源领域的基础性、统领性法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能源经济与金融研究所所长郭海涛指出,能源法将加速碳交易市场建设,促进新能源发展,协同推进高标准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推进非常规能源开发和能源相关辅助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在碳排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建成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碳交易市场。能源法的出台,将直接把更多高碳排放的市场主体纳入法规监管范围,推动碳交易市场建设和利用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为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能源法明确规定了能源开发利用的优先顺序。国家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这一规定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为各类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导。国家推进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支持分布式风电和光伏发电就近开发利用,合理有序开发海上风电,积极发展光热发电。同时,国家鼓励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和生物液体燃料、生物天然气。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和消费结构,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发展。

国家加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能源开发利用的科技研究、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发展,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这一规定将有力促进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能源法鼓励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和氢能等新型能源技术,这些技术将在未来能源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能源法的出台将促进全国统一能源市场建设法治化。统一能源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能源产业在管理体制和供需形势上都异常复杂,立法进展相对缓慢。能源法进一步从法律上明确了“国家推动能源领域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支持各类经营主体依法按照市场规则公平参与能源领域竞争性业务”,为推进体制改革、更广泛地引入竞争机制提供了高效力的法律支持。这将有助于打破能源领域的市场壁垒,提高能源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

其次,能源法将推动能源体制改革法治化。能源体制改革是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能源法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的监管职能,包括“加强对能源领域自然垄断性业务的监管和调控”“完善能源储备监管体制”“建立和完善能源预测预警体系”“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调联动的能源应急管理体制”,为相关职能部门明确监管职能、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这将有助于规范能源市场秩序,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国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呈现出产业规模大、品种多、来源渠道广的特点。同时,我国能源产业与国际能源市场的链接日益紧密,国际能源市场的各种形势变化和出现的新问题,如去碳化、能源转型、地缘政治等,都通过能源市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这也导致了我国能源安全保障难度加大和能源发展形势的复杂化。各类能源的体量、作用和地位差异很大,如何平衡不同时期、不同能源品种、不同市场主体间的关系,一直制约着能源法的出台。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能源需求趋于平稳,能源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韧性不断增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已经成为共识。能源法的出台将为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

能源法的出台是我国能源领域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将为推动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促进全国统一能源市场建设法治化、能源体制改革法治化和政府监管法治化。有理由相信,在能源法的指引下,我国能源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