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报道,1月7日,在位于福建闽侯县的1000千伏榕泰Ⅰ线36号塔,国网福建电力超高压公司输电运维人员使用“无人机+智能机器人”仅用约2个小时便完成该线路B相、C相共16件耐张线夹的带电射线检测,与传统人工登塔检测相比,检测效率提升6倍以上。据悉,这是国内首次开展1000千伏线路“无人机+智能机器人”带电射线检测,可减少线路停电时间长达6.5小时。
据了解,1000千伏榕泰Ⅰ线是福州至厦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1000千伏榕城变电站,止于1000千伏长泰变电站,是福建北电南送的“大动脉”,于2023年12月建成投运,保障福建北部清洁电能外送和南部负荷中心受电,支撑闽粤联网工程发挥闽电送粤功能,更好地服务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此次“无人机+智能机器人”带电射线检测主要排查1000千伏榕泰Ⅰ线耐张线夹导线滑移、钢锚变形等内部压接缺陷。与传统人工登塔检测不同,检测现场仅需两名技术人员在杆塔下操控无人机将机器人挂到输电线路上,再远程操控机器人开展X射线带电检测。机器人可完成爬行、升降、翻转等动作,并具备远程可视化、激光定位等功能,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到的设备影像实时传送回地面工作站并智能分析,规避了作业人员高处作业及触电风险,提高了作业效率,确保检测期间输电线路正常送电。
“当前正值迎峰度冬保供电的关键时期,此次带电作业检测保障了福州至厦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每日近2000万千瓦时电能的正常输送,也为即将到来的春节保供电做好准备。”国网福建超高压公司现场工作负责人肖永钦说。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