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持续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能源转型初步实现从“煤海”到“绿海”的转变。
贵州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保有资源储量约800亿吨,储量大、煤种齐全、开采条件总体较好。
近年来,贵州能源产业不断践行“富矿精开”战略,落后产能有序淘汰退出,煤炭开采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深入推进。
目前,贵州生产煤矿中设计产能90万吨/年以上的煤矿达69处、产能1.07亿吨/年,数量和产能占比分别为21.3%和50.2%,较2021年底数量增加了24处,产能增加了0.37亿吨/年,数量占比和产能占比分别提升了5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贵州的煤炭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先后建成渝南、鑫达、黄家山等露天煤矿,截至2024年11月底,贵州生产煤矿设计产能达2.1亿吨,比2021年底提升4345万吨。2024年,调度原煤日产量最高突破52万吨。
此外,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层气(瓦斯)、煤矸石、矿井水等资源,利用率也在大幅提升。
清洁利用方面,贵州省加快推动清洁先进煤电建设,新建项目均采用高效超超临界机组、单机容量60万千瓦以上。同时还在有序推动现役煤电机组开展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等“三改联动”。2024年,贵州推进改造煤电机组26台,装机1353万千瓦。其中,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机组8台,进行灵活性改造机组10台,进行节能改造机组14台。
产业链延伸方面,贵州省推进贵州美锦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的建设,可谓是将煤炭资源“吃干榨尽”。煤炭产业链条的延长,不但提高煤炭附加值,还带来更多产业集聚,直接增加税收、拉动就业。
在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稳步发展的同时,新能源产业也在大力推进。2011年,贵州建成首个风力发电站以来,贵州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24年11月底,贵州省电力总装机规模已达9194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装机2686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211万千瓦;火电装机占比降至44%以下,全省以水电、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占比已超56%。
在抽水蓄能方面,目前,贵阳、黔南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化学储能方面,2023年建成195万千瓦的新型储能项目,开创了全国新型储能批次项目建设规模、建设进度、并网速度四个全国第一,2024年新增100万千瓦。
据了解,目前贵州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项目,仍在稳步推进中。2023年贵州省新能源新增装机400万千瓦,2024年新增450万千瓦左右,贵州能源转型初步实现从“煤海”到“绿海”。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