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耗煤行业 -> 电力行业 -> 行业新闻

煤电大佬积极收购风电资产

2025/2/19 17:23:05       

近日,内蒙华电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向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北方公司)购买其分别持有的北方上都正蓝旗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正蓝旗风电)60%股权与北方多伦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北方多伦)75.51%股权,同时拟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持有正蓝旗风电60%股权、北方多伦75.51%股权。

从交易标的看,正蓝旗风电成立于2016年12月23日,经营范围包括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一般项目;储能技术服务;蓄电池租赁等,北方公司持有其100%股权。北方多伦成立于2020年8月4日,经营范围包括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储能技术服务;蓄电池租赁等。

据悉,北方多伦工商登记显示注册资本为6.3亿元,北方公司持有其100%股权。2024年12月,北方公司与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增资协议》,约定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对北方多伦增资10亿元,其中2.04亿元计入注册资本,持有24.49%股权。北方多伦已于2024年12月收到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缴付的增资款。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北方多伦尚未就上述增资事项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从交易对手看,截至目前,北方公司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有内蒙华电股份比例为51.05%,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而北方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8日,中国华能持有70%股份,广东省能源公司持有20%股份,中国神华持有10%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北方公司组建于2004年1月8日,2005年6月22日股权重组,由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主要从事开发、投资、建设、运营电力、热力、煤炭资源、铁路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电力热力生产供应;煤炭经营;进出口贸易。所辖企业有库布齐能源公司、上都发电公司、达拉特发电厂、魏家峁煤电公司、高头窑煤矿、新能源分公司等。

截至2024年6月底,北方公司资产总额842亿元,管理装机容量2408万千瓦,其中煤电1955万千瓦,新能源453万千瓦。拥有生产煤矿3座,在建煤矿1座,管理煤炭产能3500万吨/年,实际产能3100万吨/年。

众所周知,内蒙华电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上市公司,是区域大型的综合性能源公司之一。公司业务范围包括火力发电、供热,蒸汽、热水的生产、供应、销售、维护和管理;风力发电以及其他新能源发电和供应;对煤炭、铁路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对煤化工、煤炭深加工行业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对石灰石、电力生产相关原材料投资等。

截至2024年6月30日,内蒙华电合并范围内已经投入运行的发电厂共计19家,装机容量1324.69万千瓦,其中燃煤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140万千瓦,占比86.06%;新能源装机容量184.69万千瓦,占比13.94%;公司煤炭产能1500万吨/年。

很显然,内蒙华电主要业务中,煤电占绝对大头,长期以来,煤电一直是其营收和利润的绝对支柱。然而,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及新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煤电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政策层面持续收紧。国家对煤电项目的审批趋严,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煤电企业的运营成本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市场层面,新能源发电成本快速下降,竞争力日益增强,挤压着煤电的市场空间。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对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煤电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估值承压。

内蒙华电的经营数据也印证了煤电业务的困境。公告显示,2024年公司发电量同比下降3.41%,上网电量同比下降3.51%,售电单价也同比下降2.17%。虽然煤炭业务有所增长,但煤炭价格的波动性以及未来煤炭消费的长期趋势,都让煤电企业难以高枕无忧。

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蒙华电的转型显得迫在眉睫。对于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煤电巨头而言,拥抱新能源,似乎是摆脱困境、寻求新生的唯一出路。

据了解,正蓝旗风电和北方多伦都是成熟运营的风电项目,能够为内蒙华电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增长点,改善公司盈利结构。新能源资产的注入,可以提升内蒙华电的新能源业务占比,改善公司业务结构,吸引更多关注ESG的投资者,提升市场估值。

内蒙华电在内蒙古地区拥有丰富的电力运营经验和电网资源,收购风电资产后,可以发挥协同效应,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交易被定义为“关联交易”,且“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这意味着,交易的审批流程相对简化,操作空间也更大。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近年来A股市场上频频出现的“父子公司”之间的资产腾挪案例。

不过多机构看好内蒙华电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华源证券就发布研报称,给予内蒙华电买入(维持)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收购大股东风电资产,总装机规模1.6GW,外送华北消纳预估收益率水平较高;2)公司在手新能源指标215万千瓦,其中风电189万千瓦,差价合约机制下有助于稳定回报率;3)煤电一体化奠定盈利护城河,公司兼具确定性和风电成长。

但也提到了风险提示,即蒙西地区电价下降,外送华北电量下降,新能源回报率不及预期。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