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能低、污染少的小排量汽车在中国大中城市将不再受到歧视,而未来煤炭将主要用于发电,石油主要用于运输和生产化工原料等无法替代的用油领域。中国近日发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力图通过节能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了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节能工作的重点行业与目标,将成为未来中国节能工作的一份指导性文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司长赵家荣这样描述规划的作用。
今年以来,中国能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性矛盾日益突出,伴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今年前十个月,中国进口原油已接近1亿吨,预计全年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超过40%。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包括石油、煤炭、电力在内的能源安全问题已经引起海内外政府、学者普遍关注。而能源消耗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同样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压力。
从“开源”到“节流”,中国政府正在探索两种方式并举,并提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推动全社会大力节能降耗”。发改委在编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同时,近期编写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并明确指出这一规划出台的背景就是来自能源供应与环境污染的压力。数量增长迅速并快速进入中国千万家庭的机动车,在新发布的节能规划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规划明确表示:抑制私人机动交通工具对城市交通资源的过度使用。同时,中国将取消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车使用和运营的规定,并择机实施燃油税改革方案。“发达国家没有限制小排量汽车上路的规定,现在北京不允许排量在1.0升以下的汽车在长安街及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这是不合理的。”赵家荣说。
不到一个月前,中国已经规定,重量为1吨的轿车,在测试状态下行使100公里消耗的燃料不许超过8.9升,到2008年则要降到8.1升以下,这被认为是迈出了通过限制机动车耗油缓解能源压力的重要一步。除石油外,煤炭是中国另一个主要能源,是少数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煤炭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约三分之二。
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1.54吨标准煤,形成的节能能力为14亿吨标准煤。
发改委日前透露,将在全国设立13个大型煤炭基地以提高煤矿开采效率。而在年初以来的宏观调控中,许多小煤矿、小电厂被关闭。
“节能将大大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根据规划,到2020年节约的14亿吨标准煤,可以减少21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相当于目前全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赵家荣说。中国已经饱受煤烟、机动车尾气污染困扰,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30%,实现这个数字意义深远。赵家荣说,中国的节能工作一直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希望这份规划通过将节能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实行节能奖励方案等措施在全社会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形成节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