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资源节约 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三)

2004/6/15 0:00:00       
    1、 要依法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完善配套政策
    国内外经验表明,以节能为代表的资源节约工作是典型的市场失灵的领域,需要政府政策发挥引导作用,行业、企业制定相应规则,推动工作开展。应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称《节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以下称《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基础上,确立和细化市场主导、企业主体、行业自律、政府宏观调控的地位和作用。
    要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对资源配置过程进行干预,修正市场调节的缺陷和不足,以便从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加速优化中获得经济可持续增长。当前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有关能源价格政策、资源节约激励政策、热电联产机组建设条件、分布式供能系统建设条件和上网规则、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电价定价模式、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模式等。
    电力行业(尤其是电网企业)应当积极开展需求侧管理,对用户的合理用电、节约用电给予指导。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电网经济运行水平,减少电力建设投资,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实现低成本电力服务。国际经验表明,终端使用提高能效所用的成本,必然低于建立新发电厂以及输配电设施的成本和运行成本。需要政府出台需求侧管理等政策和措施,落实实施主体,市场引导,有序推进,提高能效,建设节能型社会。
    2、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升级
    应按照“加强电网建设,大力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 ,积极发展核电,适当发展天然气发电,加快新能源发电,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方针,合理规划,加大电力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产业升级。
    电能高效洁净地生产、传输、储存、分配和使用是产业升级的重点领域。要通过对电源、电网、需求侧技术改造,提高电力能源利用效率,包括:鼓励热电联产和热、电、冷技术的推广,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重点发展50万千瓦以上大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30万千瓦级抽水蓄能机组;采用超超临界、超临界压力等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高调节性火电机组;发展清洁燃烧等洁净煤技术;继续研发电厂监控和优化运行、状态检修技术,并对主辅设备进行节能改造;通过节水技术改造、废水再生利用、城市污水及海水等替代水资源工作,节约用水,并在北方富煤缺水地区发展大型空冷机组;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实现兆瓦级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国产化;通过加强电网建设,为开发利用西部水电、新能源、分布式供电提供基础;加强电网规划,加快大容量、远距离、超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通过设备经济运行等手段,降低输送损耗。
    3、 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根本手段。近年来,我国在三个层次上逐步开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在企业层面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在工业集中区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在城市和省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
    根据《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需要研究制定以资源节约为主要指标之一的电力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及实施办法、电力清洁生产审计指南等,大力开展清洁生产企业建设活动,使电力资源节约工作中节能、节水、节油、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互动式发展。
    4、 促进电力资源节约的行业行动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发电资产重组、网厂分开以及建立区域电力市场后,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经营、监管机构依法监管和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与服务的格局逐步形成,电力行业资源节约工作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电力行业的资源节约,广大电力企业是主体。电力企业应按照《节能法》和国家有关法规,进一步加强对资源节约工作力度,设立相应的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资源节约工作,深入分析潜力,增加节能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和科技进步,强化企业管理。电力行业广大职工应自觉提高节约意识,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实事做起,切实抓出实效。
    电力行业资源节约工作是一项全面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中电联作为在政府、社会、电力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行业自律管理与服务的工作需要,中电联专门设置了环保与资源节约专门机构并配置专门人员开展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电力行业资源节约、清洁生产指标和标准体系,提出亟需修订的相关标准、规范;研究电力行业资源节约法规、政策、规划等,向政府提出相关建议;建立资源节约信息统计、分析及发布制度;加大培训、宣传和国际合作的力度,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资源节约工作的部署做好相应工作。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这对电力工业是一次新挑战。通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电力工业一定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