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是什么拉紧了缺电的弦(一)

2004/6/9 0:00:00       
    权威部门指出,今年中国电力供需进入最严峻的时期,各地情况普遍告急,在这种形势下,尤其应当加强对电力工业和缺电状况的宣传,提高人们对缺电形势和原因的认识,加强政府、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增强节约用电的社会责任感,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电荒考验中国
    又到夏天,又一个用电高峰期的来临考验着中国。
    各地缺电信息相继传来:进入5月份以来,广东电力供应趋于紧张,引发广东煤炭进口激增;今年浙江电力缺口约为340万千瓦,电量缺口约为200亿千瓦时;今年夏天山西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980万千瓦,而目前省网可提供的用电负荷不足700万千瓦,缺口将达260万千瓦至300万千瓦;今年上海夏季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1670万千瓦,同比增长15.2%,在不考虑备用应急电力情况下,上海电力缺口仍高达312万千瓦,如考虑备用应急电力,缺口将达400万千瓦以上……
    另据最新统计,今年全年全国用电增长13%,缺口在3000万千瓦左右。此外中电联合的电力供需监测预警分析说,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力形势仍然延续了去年的紧张局面,二、三季度全国电力供求形势总体上将比一季度更加紧张,预计明后两年电力供应形势依然严峻。
    种种现象表明,正如国家信息中心近日推出的《中国行业年度报告(2004年)》指出,今年中国电力供需将进入最严峻的时期。2004年是中国的电荒之年,拉闸限电地区由去年21个省区增加到24个,很多地区由季节性缺电转为全年性缺电。
    面对再次敲响的缺电警钟,有关专家正试图探究缺电原因以及解决之道。
    电监会提交应急预案
    电监会副主席史玉波6月3日说,目前电煤供应很不乐观,很可能导致机组停运。电监会组织制定了《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已经提交给国务院。
    史玉波透露,电力供应还面临电力系统备用容量不足的安全隐患。发电机组几乎全部满负荷运行,系统备用容量严重不足。同时,由于机组长期满负荷运行,使得发电设备健康水平下降。
    解决电力紧张的措施包括加强需求侧管理,按照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最后拉电的原则,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重要用户用电;组织跨区跨省电力电量交易,实现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政府发起节能运动
    6月7日,新华社发布消息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日下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当前煤电油运的有关工作;
    刚刚过去的周末,副总理曾培炎走进北京月坛的社区,不为别的,就为给老百姓说说节电的事;
    从1990年就开始举办的“节能周”,以往每年11月举行,今年被提前到了6月。
    这一切的背景是,一季度全国有24个省、区、市严重缺电,当地电网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
     “4月份虽然没有新增拉闸限电的省份,但部分地区电力紧张的局面明显加剧。电力供应仍总体偏紧。”国家电监会副主席史玉波说。
    从这个月起,北京市发改委在每晚6时至次日早7时之间,关掉了办公大楼里的空调。而此前,楼里的空调是全天开启的。这个部门的负责人说,北京今夏用电较为紧张,政府提出节能就一定要带头。来自南京的消息也说,市、区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场所,气温32℃以下,不得开启空调。 国家发改委专门为今年的“节能周”出台了《公众节能行为指南》,第一部分就写给“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员”,倡导“绿色办公”,甚至给出了很多细节———比如,夏季办公楼空调温度设置于27℃至28℃,减少电脑、饮水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待机能耗,采购节能产品和设备。
    美国能源基金会北京代表处的杨富强博士说,从国外经验看,节能,政府一定要作出表率。政府节能不仅可以减少公共财政支出,而且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等手段有效推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运用。“电力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赵家荣司长呼吁,必须坚持电力建设和节约用电并举,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电,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
    杨富强博士介绍说,别小看了空调调高的这一度。盛夏时,北京公建空调用电负荷约占全市最大供电负荷的40%。如果空调温度定在28℃,可以降低峰值负荷10%。
    《公众节能行为指南》甚至建议,能不能改改炎炎夏日西装革履的商务习惯。
    改变一些生活习惯也被专家认为是可挖掘的节能潜力。专家说,很多人以为不看电视、不开空调、不开电脑就不会耗电。事实上,使用遥控器开关或不拔下插头,电表照样走字。专家的术语是“待机能耗”,说这是居民家中的“偷电老鼠”。我国城市家庭的平均待机能耗相当于每个家庭都在使用一盏15至30瓦的长明灯。
    节电,其实在弯腰拔下插头的一瞬间就能完成。
     是什么拉紧了缺电的弦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晓华分析说,电力耗能主要有以下原因。
    新增电力投产速度慢
     “九五”时期调整了电力建设规模,近年电力装机增速较低,1999年、2000年、2001年和2002年的新装机增长率明显下降,分别为7.7%、6.9%、6.0%和5.3%。同期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大幅回升,4年间电力消费增长速度平均达到9.33%,且呈加速上升趋势,2002年达到11.6%、2003年上半年达到15.4%。
    工业高耗电产业高速增长
    对于导致目前全国电荒局面的“关键性”原因,权威人士早有定论:是高耗能产业的飞速发展拉紧了电力紧缺这根弦。
    高耗能产业一时看来是拉动了GDP的增长,但对于我们这个煤、水、石油等主要能源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来说,却无异于饮鸩止渴。同时,高能耗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尤其是环保治理不达标的企业。
    空调负荷快速增长
    空调性负荷高峰使夏季气候变化对电力供需平衡的影响加剧。2003年夏季,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华东地区,极端的持续高温天气是电力供应出现短缺的重要因素。
    水电来水不足
    去冬今春是长江流域百年未遇的特枯水年,大中型水电出力下降,小水电减发,造成川渝电力供应紧张。由于黄河上游梯级电站水库蓄水严重不足,占西北电网负荷近40%的水力发电锐减2/3,西北电网上半年出现了季节性的供电紧张。
    电网输配能力不足
    山西电网为“北电南送”格局,南部用电负荷增长较快,由于电网结构不尽合理,位于晋南的运城市没有足够的主力电源支撑,电压水平低,导致频繁拉闸限电。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