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铁轨尽头,东倒西歪地躺着几辆煤车。这就是矿工平时上下班的“专车”。靖远煤业公司救护大队总工程师张耀斌指着煤车尾部告诉记者,矿工坐煤车下井本身就违反操作规程,一旦系在车尾部的钢绳脱钩,煤车就会沿轨道高速冲进矿井,不但车上矿工生命难保,还会危及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煤渣堆积的山坡已被洗煤水冲刷出狰狞的沟沟壑壑,不由让我们联想起出事后矿方的行为:据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调查,2002年12月22日晚,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不久,小南沟煤矿矿长张营让弟弟张霆带着氧气呼吸器下井检查,确定是瓦斯爆炸事故,井下300米水平巷道只有30米完好。张营于当晚23时,向100多公里外的金城旅游公司领导汇报情况,金城公司召集有关人员开会决定不把此事外传,封锁消息。
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调查表明,12月24日上午9时至12月25日上午10时,小南沟煤矿组织了唯一一次救援行动,因风井完全堵死而放弃。令人发指的是,矿方采取拆除主扇、销毁瓦斯检测记录、班前记录等手段破坏现场,企图使遇难的11名矿工永远深埋于暗无天日的井下。
绕过一道山坡,就是矿工居住的窑洞,低矮、破旧的门脸还不如山脚下的炸药仓库。刘永奇、刘永彪、李兴贵、朱伟山、王保亮、冉新兵、牛树平、陈国权、程志山、张小舟、周学龙,遇难矿工窑洞里冰冷冷的土炕再也等不回主人。“没有安装瓦斯监控系统、拒不执行安全监察指令、独头巷采、局扇通风”这些用语也许遇难矿工至死不懂,但这却是他们葬身的主要原因。
有讽刺意味的是,小南山煤矿矿办公区2002年6月办的黑板报主题竟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场区墙上刷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标语,红漆字此时看来分外刺眼。也许昨天它在我们看来还是条普通的标语,今天它却是11名矿工用鲜血换来的教训。
征得救援队同意,我们换上救援服装,带着矿灯,背起氧气呼吸器走进巷道,一股霉烂陈腐的味道扑面而来。陡坡上,滑溜溜的煤渣让人心惊胆战。背离日光,走进黑暗,揪心的恐怖正是接近死亡的感觉。此时全套安全设备给我们前行的勇气,可是如果我们是矿工,在这个毫无安全可言的矿井里,能将生命交付与谁?
1月8日中午12时40分左右,靖远煤业公司救护大队队员经过两个小时工作,正返回地面。他们头上的矿灯一点点从矿井主巷道升起,井口可以听到他们气喘吁吁的呼吸声。“井下电缆、抽水泵已经接好!”,好消息令在场的人精神一振,这意味着寻找尸体的工作有更大进展。13时,救援队员一声高呼,两道水柱喷出,由浑浊渐渐清冽,1月6日还为井下气体中沼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高而忧虑的张耀斌此时松了口气:“等水抽干,救援工作就容易多了。”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