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繁峙县砂河镇一金矿发生爆炸事件,我是从6月28日的《楚天都市报》看到的。据说有数十名矿工在爆炸中遇难。事发后矿方对外封锁消息、限制死者家属的手法,同刚刚过去不久的富源矿难如出一辙。
而令我有所疑惑,进而想说点什么的,则是见诸报道的一张压题图片。场景应该在车内,图中有两人,一前一后,坐在后面的那个人正扬起右手在说着什么。图下有一句说明文字:“‘线人’(后)在车内向记者介绍事故详情”。我的疑惑是:既然是“线人”,媒体为何这样轻易将他们“曝光”?《楚天都市报》的消息来源是《华商报》,而在新华、人民、中新、新浪等各大新闻网站上,我都能看到这则新闻,包括那幅效果甚佳的图片,只是有的将说明文字改成了“目击矿工讲述爆炸经过”等。
我更喜欢媒体将为他们提供消息的人称为“线人”的说法。这不仅因为它显得更加妥贴,还在于“线人”这种角色使消息提供者的冒险意味格外突出。这是事实。我们看到,为了封锁矿难消息,矿主对罹难者家属“监视居住”。在住着罹难者家属的宾馆,几名大汉把守门口,四周戒备森严。这是一种很紧张的气氛,不是吗?另一方面,报道专文提到了记者采访遭遇“黑车”追踪之事。下面这段读来正如警匪片的描述中,写到了记者与“线人”取得联系后的情形:“在砂河镇外,两名线人慌慌张张地钻进记者的车。好一阵子过后,他们才稳住情绪。据称,他们是偷着从窗户上跳出来的,‘要让他们抓住,我们就没命了’。”
在这种情形下,我对媒体贸然将“线人”照片公开的做法充满了质疑和愤怒,对“线人”的安全充满了担心。我不知道媒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保护“线人”,使他们能够消除这种“曝光”可能带来的后患。难道不法矿主不会迁怒于“线人”?即便不法矿主不会也无力再向“线人”下手,也难保不会有某种势力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一切都难以预料,而一切又都不无可能。
从彰显正义的角度,媒体记者勇于揭露事实真相,即使是冒着生命危险,也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而向他们提供事实的“线人”,尽管同样是受正义感的趋使,但是对于他们,却完全没有必要置身于危险之中。一方面这是可以做到的,也就是说,媒体完全没有必要将他们的姓名(事实上,报道已经披露了一位“线人”的姓名甚至家庭住址)或者相貌公之于众。
另一方面,正如上面所引述的,“线人”同样珍惜他们的生命,同样“怕死”,怕被报复,对于弱势的他们,这当然是人之常情。我无从得知那几位“线人”在媒体上看到他们的照片之后是什么心情。但我想,媒体如此公开“线人”姓名和照片的做法的确令人担心。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