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国有煤炭企业:扭亏后还会再亏损吗

2001/8/31 12:00:07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煤炭全行业盈利8.6亿元,同比减亏增盈17.4亿元。尤为可喜的是,这一成绩是在上半年补还安全欠账15亿元、增提折旧5亿元和职工工资总额增加10亿元的情况下实现的。

据此,在不久前召开的部分省煤炭工作座谈会上,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石万鹏宣布: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已取得重大进展,全行业特别是原中央财政国有重点煤矿今年整体扭亏为盈已成定局。

经过三年的改革攻坚,到去年底全国大部分行业都取得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整体扭亏脱困的好成绩,实现了赢利。只有煤炭等少数几个行业依然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

煤炭行业何时能走出全行业亏损的困境?对煤炭行业几年来扭亏面临困难和复杂性有所了解的人,即使是乐观者,当时的估计也相当保守。

没想到,时间仅隔半年多,煤炭全行业就扭亏为盈了。

那么,这次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后,煤炭行业能否以此为契机,真正走上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鉴于20世纪90年代的扭亏反复的教训,关注煤炭行业运行的人士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都十分谨慎。

90年代中期,围绕“决不把亏损带入21世纪”的目标,煤炭行业曾在全行业进行过一次扭亏攻坚战。经过三年努力,1997年提前三年实现了全行业扭亏。这一成绩的取得,是由很多因素促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一是围绕扭亏目标的实现,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向亏损开战。通过推进企业改革,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同时,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三产和非煤产业。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内全行业分流富余人员,包括退休、下岗近100万人,降低了采煤成本,提高了采煤效率。二是国家同时全面放开了煤价。随着煤价的提高,企业的收益也有了明显提高。三是部分企业为了完成扭亏的指标,在冻结职工工资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减少了煤炭安全生产所必需的投入。

可是,人们为煤炭全行业提前扭亏高兴还没多久,1998年煤炭行业又出人意料地陷入了全行业亏损。

再陷困境的原因,就行业外部来说,一是在国家放开煤价后,随着煤价的上升,生产煤炭有利可图,造成小煤窑在大江南北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兴起,全社会煤炭产量急剧上升。二是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国内企业因出口受阻,减少了煤炭消费。加上国际油价连年处于低位运行,众多用煤企业改用燃油,进一步减少了煤炭消费,加剧了煤炭供过于求,导致煤价快速下跌,企业收入减少。从行业内部来说,虽经三年扭亏攻坚,但多数国有煤炭企业包袱依然沉重,用人多、管理粗放、成本高的情况与扭亏攻坚前相比,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在市场上竞争不过用人少、生产设施简陋的小煤窑。以记者曾到过的山西一家在全行业位于“排头兵”地位的大型煤炭企业,其井上井下的管理水平实在不敢恭维。甚至可以说,还不如沿海刚创办几年的其他行业乡镇企业。俗话说,“打铁先要本身硬”,自身不硬,一遇风吹草动,再陷困境就成了必然。

这次煤炭国企扭亏成绩的取得,从原因上看,除了上百万煤炭职工的努力外,一是得益于从去年初开始的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持续好转,煤炭供求关系开始显著改善。

上半年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0.2%;商品煤销量增加8.1%;加上国际油价走高,煤炭出口旺盛,使煤矿存煤和社会存煤同比分别下降28.3%和8.2%。随着煤炭需求增加,煤价继去年下半年出现恢复性上升后,今年继续上扬。上半年,全国煤炭价格平均每吨上涨了10到20元。二是得益于国家对煤炭产量连续几年的宏观调控,通过“关井压产、总量控制”,1999年、2000年全国分别关闭小煤窑3.1万和1.89万处,每年压产均在3亿吨左右。2000年全国煤炭产量已从1997年的近13多亿吨降到8.7亿吨以内。今年上半年全国又关闭各类小煤矿5117处,同时关闭死灰复燃的小煤矿6354处。6月中旬国务院发出立即关闭国有煤矿矿办小井、所有乡镇煤矿一律停产整顿的紧急通知后,剩下的2.7万处乡镇煤矿目前绝大多数也已停产。连续几年的宏观调控,缓解了连续几年的煤炭供大于求的矛盾,也使国有重点煤矿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由1998年的40%提高到目前的57%左右。三是得益于国家对煤炭重点企业实施“债转股”、破产关闭等扶持政策,为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从源头上消灭亏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煤炭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的山西省为例,全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仅债转股一项就达177亿元,每年可减少利息支出10多亿元。四是得益于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多种经营厂点已发展到近2万家,年生产经营总额达580亿元,

从业人员约200多万人,有的已成为煤炭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如山西阳泉煤业公司今年上半年非煤产业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了7亿多元。

尽管如此,就煤炭行业自身来说,长期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包袱重、用人多、效率低、生产和职工生活欠账多的问题并没有随着这次扭亏得到根本解决。加上煤炭行业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影响,煤炭生产集中度低,全行业最大的10家企业的产煤量还不到市场占有率的20%。三产和非煤产品经营由于起步晚,规模小,还没有形成在市场上站得住脚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因此,专家认为,目前煤炭全行业的扭亏还只能说是脱困的刚刚开始。

基于以上理由,专家认为,在目前状况下,煤炭行业今年出现的喜人形势能否保持,还取决于今后几年国际油价是否能继续保持目前高位运行状态,煤炭出口是否能够继续保持目前快速上升的势头,我国国民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快速增长,关闭和整顿矿办小井和乡镇煤矿的成绩能否持久等外部因素上。

“求‘神’不如求己。”煤炭行业要在扭亏后真正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专家们认为还得靠自己,办法就是,除了需要根据经营收入,尽快补上多年来在安全、生产和职工生活等方面的欠账外,还应通过推进观念、制度、科技创新,抓紧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快实施大集团战略,通过兼并、破产、重组,关闭一批资源衰竭、产品市场无销路的企业;严格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实施煤炭总量控制,保证煤炭国内供需平衡和参与国际竞争。同时,在现有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的基础上,组建几家、十几家生产成本低、效益高、能抗市场风险的大型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二是加快实施综合经营战略,以煤矿为基础,依托矿区资源,发展煤电联营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对大量现有规模小、档次低、专业程度和集中度低的非煤产业企业,通过兼并、破产、重组,推动资金、人才向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和产业集中,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使之真正成为煤炭企业的新利润增长点。三是加快实施科教兴煤战略。在进一步加大减人增效工作力度的同时,加快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推进大型煤矿技术改造和产业优化升级,建设一批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走全面提高行业素质和竞争能力的路。四是加快实施洁净煤战略,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以避免煤炭产品在低层次上与乡镇煤矿竞争。

总之,煤炭行业要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