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一入世就被冲得七零八落吗,怎么不见煤炭企业惊慌失措呢?”每临大事有静气,饱经市场风雨的煤炭行业,面对入世信心十足,正冷静应对。这倒不是说将要发生的大事与己无关,而确实是应了一句老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有人说,入世后,大量煤炭进口,国内煤炭企业大概要招架不住。
进口煤会不会给国内市场带来压力,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求和价格。“九五”以来,国内煤炭的供求关系基本上是供大于求,在限产压库政策之下,煤炭供应能力受到抑制,今后,随着经济发展,煤炭需求肯定会有增加,但同样不容置疑的是,国内煤炭的供应能力一定会迅速平衡需求的增加,不会形成大的缺口。至于价格,一般来说,我们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势,现行的进口关税
为6%,入世后要降至3%,三五年后降为0,再把运费成本考虑进去,即使是我国南方港口的到岸价,国产煤也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有关人士甚至认为,只要成本控制得好,这种优势至少是50元/吨。除非国内煤炭出现严重供不应求,价格倒挂,或者运力不济,进口煤一般不会构成大的威胁。
国际间的煤炭贸易,价格之外,运距运费马虎不得。一般的煤炭出口商家,无论多么强多么大,也不会不考虑运距的因素。同样是海运煤炭到日本,南非运距至少是我们的6倍,澳大利亚至少是4倍,较近的印度尼西亚也是3倍于我。在亚洲市场的争夺中,煤炭出口大国如美国、南非,由于运距和运费的制约,陆续退出了亚洲市场,占据亚洲市场大部分份额的澳大利亚也吃了不少苦头。因此,想从中国的煤炭市场占点便宜,不得不三思而行。
相反,加入WTO,我国的煤炭出口倒有可能增长。现行的煤炭出口实行的是许可证管理制度,经批准后才有出口代理权。一旦入世,煤炭生产企业可直接面对国际市场,节省出口代理费,出口积极性会更高。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日本、韩国与我国一衣带水,比起竞争对手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来,由于运距的关系,我们在海运费上有每吨3美元到6美元的价格优势。比如,兖州煤到日本,就比澳煤每吨海运费低约3美元。现在日本每年进口约1.3亿吨,尽管去年我国对日本出口1929万吨,但仍居澳大利亚之后。韩国每年进口煤炭约6000万吨,我国对韩国出口以往仅为12%左右,去年出口达到2290万吨,有了大幅度提高。只要努力克服产品质量、品种、服务等方面的不足,我国煤炭在国际市场特别是亚洲市场的竞争力还会提高。国际能源机构认为,在未来的20年内,世界煤炭消费仍呈增长趋势,其中,亚洲增长势头强劲。同样,世界煤炭进口量最大的也是亚洲,其次才是欧洲。煤炭生产企业也会从中受到启发,增强出口信心。
入世带来的挑战,当然不能忽视,管理粗放、生产效率低下、人员素质低等,都是成本控制和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就以进口煤来说,现在一年也就300万吨左右,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还可说不足为虑,但越南煤近在咫尺,不能掉以轻心。
还有,国际上大的煤机制造公司,一直在寻找在中国的发展机会,这也不会仅仅是好吃而不烫嘴的果子。再者,谁都清楚,加入WTO后,我国石油进口配额也将减少或取消,国内外石油价格将趋向一致,石油进口量将会有某种程度的增加,取代煤炭的燃料也会增加。此外,沿海部分地区在进口煤炭的质价比优于国内煤炭时,也会增加进口煤炭的用量。
考察一下近年来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就会发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么一个规律,通过兼并联合,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才能增强竞争力。世界主要产煤国家产量排在前三四位的煤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提高到40%以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煤炭企业实现了跨国经营。我国的煤炭企业在这方面的差距还很大,国内煤炭产量位居前4位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仅为9%,前8家仅为13%,产业集中度太低,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实力还不强。迎接入世带来的挑战,我国煤炭企业必须在提高竞争力上多下功夫。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