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水落石出?怎样才能尽快实现水落石出?
(一)水落未必石出
记者实际看了发生事故的矿区和矿井,感到要做到“水落石出”还很不容易。
在下拉甲坡矿区,记者了解到,矿区垂直距离730米(其中负海拔达100多米),横向宽70米。这个矿仅有一个开采证,由7家个体老板出资组成一个合资公司。因而形成了7家老板同时抢挖开采的无序状态。7月17凌晨,发生重大透水事故的矿区,就是这个南丹龙泉治炼总厂下属的下拉甲坡矿。
据当地介绍,这是个富矿,矿有30以上的品位,开出的锡矿比金子还值钱。因此,矿老板们唯利是图,置政府的法律于不顾。据说2000多名矿工在7个公司的窿洞里日夜分三班开采。
8月4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武警在矿口站岗,一般人不允许进入矿窿。其时正从矿区往外抽水,空气压缩机往矿井里送风。自治区驻大厂矿山整顿小组负责人赵桂华说:“目前矿区里有15至20万立方米的水,按现在的抽水量计算,至少要20天才能把水抽干。加上现在每天还有水渗漏下去,需要抽的水就更多,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 8月5日,记者再次来到下拉甲坡矿区,矿区内已全部停产。据办公室陈姓值班人员介绍,平时矿区里有矿工和管理人员共2000多人,自从矿区停产后,大部分矿工已离开矿区返回家乡,目前只有200多人,按8小时一班,保证24小时抽水。一位县乡镇企业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8月4日早上7点到5日早上7点,整整24小时,水位仅下降1米。
记者在矿区随地采访了在旁的数名矿工,矿工都说,矿窿内温度很高,约有40至50摄氏度。旷工说,矿井下不能装电话,就因为矿窿内温度高,湿度大,一般一部电话放在矿窿里没几天就腐蚀了。
有关人士分析说,现在遇难者已经泡了18天,抽干水最快也需要20天,前后加起来约40天,尸体可能已经完全腐烂,骨头可能被泥沙掩埋,到那时,连找骨头都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有的矿工更称,这种抽水方式其实成效不大,因为尸体在40多度的热水中浸泡,尤如慢火炖汤,经过将近40多天的漫长时间,加上沙石、水的运动,即使水落,也未必能石出。
(二)水不落也能石出
把水抽干再确认尸体,是不是唯一确认核实南丹矿山“7.17”重大透水事故遇难者人数的方法?还有没有什么其他有效的途径?
有人提出,首先从7家老板2000多名矿工的花名册来确定当天到井下工作的矿工名单,然后再确认遇难者名单。记者8月5日在下拉甲坡矿区内采访,一个于7月17日上午当班、专门登记矿工下井的值班人员悄悄告诉记者,因为这是个富矿,在矿下作业的矿工每天都三班轮换夜以继日地进行开采。每班下井之前,都要在值班室的花名册上画圈,以记录工时。每到月末,矿区的财务根据花名册记录的工时发放工资。他说,在7月17日上午7时他接班的时候,既没有看到7月16日夜班的矿工上来,也没有看到下一班的矿工下去。因此,可以断定,根据7月份的花名册就完全能确定遇难者名单。当记者提出要他出示7月份的花名册时,他说,按矿区规定,7月份的花名册已于当月月底交给办公室了。
有人提出,可以立即查封矿老板黎东明放发赔偿金的名单,或者根据遇难者的赔偿金额及黎东明7月17日前后在各家银行提取的现款数额,先推断死亡人数,再根据矿工花名册一一核查落实。
还有人建议,应迅速找到当天值班的相关知情人,比如管矿工花名册的档案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登记7月16日夜班下井矿工名单的值班人员、当时安排矿工下井工作的管理人员,特别是在“7.17”重大透水事故中幸存的逃生者。
8月5日,记者在矿区现场了解到,负责登记7月16日夜班矿工下井的值班人员叫黎家念,当时负责收管矿工作业情况的档案管理人员叫黄春晓,当天负责安排矿工下井的管理人员姓梁,已发现的一名幸存逃生者叫覃乃秀(此人目前还住在矿区里)。(任桂瞻)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