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关停令行禁难止 各地小煤矿死灰复燃的苗头令人担忧

2001/7/6 10:38:44       
本报记者综合报道

 

编者按:6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关闭国有煤矿矿办小井,所有乡镇煤矿(含国有煤矿以外的各类小煤矿)一律停产整顿。通知要求,自通知下发之日起,所有矿办小井立即停止生产,并于2001年6月30日以前予以关闭,关闭任务重的山西、吉林、黑龙江省也必须在2001年9月底前将本省的矿办小井全部关闭。日前,本报陕西、四川、河北、吉林、内蒙古、江西、湖南、山西、黑龙江、贵州等10省区的记者对关停的具体情况做了细致的采访,请看本报的综合报道。

关停令发布之后

本报派出的采访记者从一线得到的消息是,关停令发布之后,一大批在关闭之列的小煤窑被关闭,总体来说,各地的执行情况良好。

到6月25日止,湖南省1400余家无证非法小煤矿被关闭。截至6月底,河北清理整顿国有重点煤矿的矿办小井24处,基本上实施了关闭。陕西全省共取缔、关闭各类小煤矿1576处,煤矿总数由关井前的2800多处下降至1224处,一大批非法小煤矿以及国有井矿内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矿办小井均被取缔或关闭。江西则已关闭917处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矿办小井8处。从著名的煤炭之乡山西传来的消息说,目前山西全省责令限期整顿矿井372个,责令停产矿井2233个,建议关闭矿井9个。自1998年下半年到2000年底,四川省已关闭私挖滥采、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5895处。今年计划再关闭1000处,截至5月底已关闭了510处。

来自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消息说,截至6月底,全国乡镇煤矿绝大多数已停止生产,停产矿井数28786处,全部停产的有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2个省区市;国有煤矿矿办小井已全部下达关闭通知单,目前已全部关闭的有北京、内蒙古、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宁夏、新疆等13个省区市;经检查,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594处国有煤矿矿井责令停产整顿,774处矿井限期整改。

死灰复燃不可不防

尽管记者采访到的相关政府官员对关停工作的进展表示满意,但大家普遍担心,小煤窑关停之后死灰复燃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河北省有关负责人说,关闭一个井口至少需要1万元,由于在关停时经费不足,使得个别矿井关闭不彻底,极有可能造成死灰复燃。陕西省煤炭局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陕西省许多地区的非法小煤矿分布的比较散乱,比较偏远,山高皇帝远的,监管部门监督检查起来很不方便,好多地方都出现了前脚检查组刚走,小矿主后脚又挖了起来的情况,执法难度比较大。

贵州省有关负责人说,关闭小煤矿之所以困难,其原因就是涉及到地方及各方面甚至个人的利益,因此,尽管贵州关井压产后小煤矿缩减到1080个,产量削减到2000多万吨,但反弹现象十分严重,有的地方搞数字游戏,虚报瞒报。6月13日的紧急通知下达后,贵州乡镇煤矿生产经营秩序有所好转,事故率有所下降,但能够坚持多久,这位负责人不无忧虑地坦言自己没有把握,也缺乏信心。他断定,由于乡镇煤矿的产权状况复杂,一些地方干部与小煤矿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纠葛,加之后续支柱产业的普遍缺乏,如果不彻底排除这些利益因素,死灰复燃随时可能发生。他还举例佐证,该省威宁县是一个煤炭事故重灾区,煤炭安监部门与公安组成专门小组前往蹲点督办,限定该县相关部门10天汇报一次情况,但该县至今都未执行。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归根到底,小煤窑关闭起来难,且时有死灰复燃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益驱动。煤炭的市场行情一旦上涨,一些中小矿主见到有利可图,还会顶风而上偷偷开采。在陕西省陕北地区许多县和陕南的个别县,煤炭资源的开采是县域经济的主要来源,如陕北地区的神木县,正是靠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所以才会成为陕北地区有名的富裕县。陕南一个县,其煤炭资源品质不太好,属于“高灰高硫”,县内的小煤窑大都在关闭之列,但是开窑挖煤是当地财政主要来源,也是人们收入主要来源,关闭一大批小煤窑势必会直接影响到这些地区的财政收入,因此这些靠开采煤炭资源作为重要财政收入的地区抵制情绪比较大,矛盾比较突出。

本报记者在关停任务重的黑龙江省几个矿务局采访,也了解到有关在关闭小井小矿工作上的一些困难。主要是:

———人员安置问题突出。该省一些国矿开办小井的初衷是安置企业分流职工或家属就业,而小井的关闭,使这部分人无业可就。据统计,这类人员全省有3万人,这部分人的重新就业,社会压力较大。特别是在工作岗位较少的中小城市,矛盾更为突出,容易影响当地的社会稳定;

———关井成本投入较大。承包人在取得挖煤权后,要投入不少费用。承包期未到,小井却关了,投入的没有收回来,这些损失咋办?另外,关井的成本还表现在对地方财政的影响上。以鹤岗市为例,该市地方统管小矿的上缴就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8。关井后,财政收入大幅减少。特别是国有矿办小井一旦关闭,欠发的工资和银行贷款均要了解,损失不可避免;

———经济纠纷令人棘手。小井小矿的限时关闭,不可避免地引发诸如生产投入、债权划分、银行贷款偿还、欠发职工工资等一些经济纠纷。特别是发包方与承包方在开采周期未到合同约定的期限问题上,利益冲突将更为突出,双方因此引发的诉讼将不可避免。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