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一个企业搞得好不好,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它的管理水平是不是提高了。在一定意义上讲,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管理出安全,管理出科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包括企业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积极推进煤炭企业管理的创新,是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煤炭企业改革的必然要求。
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企业管理实际上有悖于管理的初衷,管理者很少有人去关注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因为那时候企业关心的是产品的数量,产品能否卖出去,卖出去能否赚钱,好像与企业无关。这一点在煤炭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长期以来,煤炭的产供销完全由国家统配,企业是以产量为中心,只要能把煤炭挖出来,就是完成了任务,煤出得越多,对国家的贡献越大,具体出一吨煤炭要付出多大成本,似乎并不重要。煤炭企业普遍存在的人多效率低、效益差,就是这种粗放型管理的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管理创新,必须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管理。
这种管理创新的实质,就在于突破了传统型管理主要以行政手段配置生产要素的做法,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的综合体现,是经济活动运行中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它要求将效益最大化原则贯穿于生产要素配置和使用的整个过程。企业管理活动市场化的过程,就是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就是各种生产要素不断优化和合理配置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方式不断集约化的过程。
煤炭企业管理工作上的一些创新,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原则,是企业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些年,煤炭企业在深化改革中,注意了管理工作的创新,期间也摸索了一些好的做法,比如,推行“三条线”管理,内部模拟法人运转,以产定人、减人提效、下岗分流,合理集中生产等等。“三条线”管理,不仅仅是把生产经营、后勤服务和多种经营三大块简单地分开,它的实质是通过分灶吃饭,构建企业内部的市场主体,建立企业内部的经济往来关系,从经营机制上解决吃“大锅饭”的问题。以产定人、减人提效、下岗分流,也不仅仅是把富余人员减下来,其实质是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促进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重组与优化,从根本上解决人多效率低的问题。从以上这些创新来看,改革是管理创新的动力,而管理是巩固改革成果的基础。
推进煤炭企业管理工作的创新,必须注重研究市场、适应市场变化,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管理工作的重心,发挥管理工作的功能。
价值规律要求企业必须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发挥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
作用,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同时,运用市场对经济信号反应灵敏的优点,促进产需平衡,搞好总量调控。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的经济,市场条件下的企业管理,不能关起门来,局限于自身“练内功”、“挖内潜”。必须眼睛盯住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经营。市场供大于求,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企业内部的挖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价格下降所造成的损失,但绝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几年煤炭企业严重亏损,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煤炭总量过剩,而导致价格的下跌。
煤炭企业管理工作,要牵住成本控制这个牛鼻子。
市场竞争的核心问题是控制成本。成本是制定商品价格的基本依据,但按照价值规律,不能说有多高成本就卖多高价钱,必须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形成的市场价格来出售。企业只有根据市场价格来控制成本,将成本降到市场价格以下,才能有钱可赚。邯钢的所谓“成本否决”经验,就是按照市场价格倒推算出目标成本,以盈亏平衡点作为否决的依据。煤炭企业管理也必须在控制成本上做文章。应该看到,多年来煤矿所形成的粗放型管理模式,造成很多方面的浪费现象,所以围绕降低单位成本,一方面要通过开拓市场,扩大销售,增加收入;另一方面,要通过节省开支,降低各种消耗,包括活劳动的消耗。
同时,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以优质获取优价。
煤炭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致力于提高管理的科技含量。
当前我们正处于以信息革命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的发展,不仅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而且推动着企业管理的升华。这种升华,表现在软件上,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更新;表现在硬件上,是将计算机运用于管理之中,使企业管理的许多工作从定性发展到定量,促使管理的手段更加科学。
长期以来,煤矿粗放型管理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思维定式,以为煤矿的管理就是“粗粗拉拉”。受这种思想的支配,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更谈不上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方法,甚至认为,有关管理的情况,记个大概数、了解一下基本情况就可以了。这种思想惰性和“经验主义”,至今仍制约着一些煤矿管理水平和管理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不改变,煤炭企业管理就不会提升档次。
企业管理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激发人的内在潜力。“ 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发展到现代化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管理“三要素”的内在规律。管理的对象,一个是人,一个是物,而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企业管理中,应该说最难的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不仅体现在做好人的思想工作、理顺人的情绪、提高人的觉悟上,而且还要体现在通过企业内部的劳动、工资和人事“三项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对人的一种激
励和制约机制。这种机制的形成,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开发人的潜在价值,从而产生精神变物质的神奇效果。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