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发展洁净煤要下大力气

2001/6/11 14:34:11       
    由于油价上涨,不少企业都考虑以煤代油。企业虽然有使用洁净煤的愿望,却极少有投资洁净煤技术的行动。业内人士对此分析如下:

由于发展洁净煤技术涉及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机械等诸多行业,仅从煤炭行业的角度发展洁净煤技术难度较大。

发展洁净煤技术重在社会效益和长远的综合经济效益,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企业看到经济效益,还有待政策的激励和引导。国家至今还没有鼓励发展洁净煤技术的专门政策,急需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推行符合市场机制的、可操作性的技术,以及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

近几年煤炭工业面临价格、市场、技术发展、劳动效率、产业或产品结构等多重问题的困扰,经济形势不好,行业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扭亏增盈、关井压产、煤炭安全生产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洁净煤技术的发展。一些技术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但从行业发展角度、从全社会需求角度、从全国煤炭市场角度制定和落实洁净煤技术发展还不够,洁净煤技术在行业内也大多处于小规模、分散发展的局面。

目前不少煤炭生产地区和煤炭企业的领导仍然认为煤炭工业的主体任务是产煤,虽然对选煤、配煤、矿区电站、煤气厂等的建设逐渐重视起来,但对煤炭开发生产、加工转化、燃烧等技术还停留在以往粗放技术的水平上,还是从发展“三产”的角度选择和建设洁净煤技术项目。

在市场放开的冲击下,运输、经营等跟不上市场变化和需求,煤炭要经过多个中间环节才能到达用户手中,引出一系列问题。一方面煤炭加工产品市场不旺,主宰用户市场的不是质量,而是价格、关系等,煤炭生产、加工部门经济效益低下或亏损,绝大多数动力煤未经加工就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大中城市以及电力、冶金等部门呼吁需要高质量的煤炭,不少用户反映煤炭加工粗放、商品煤质量和品种与需求脱节、供求不对路,造成运输浪费、锅炉效率低下、污染严重。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在洁净煤技术中重点发展煤炭加工技术,形成煤炭生产、加工、销售、配送一体化的供应体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煤炭产、供、销新格局,全面提高我国煤炭生产、消费的水平和质量。

多数洁净煤技术产业不是短平快项目,需要相当的投入,资金回收期相对较长。筹集产业化资金是困扰发展洁净煤技术的大难题,应建立洁净煤技术发展基金。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