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化”是以化肥生产为主,包括化工、建材三大系列二十六个品种的国家大型一类企业,年生产能力为总氨20万吨,各类产品年产量超过50万吨。同时也是一个排污大户。年耗煤量50多万吨(其中燃用煤20多万吨),1995年“柳化”排放二氧化硫达到14190吨,占该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6。
“柳化”治理污染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建立健全环保管理系统。二是科学配煤,降低排放。“柳化”原有4台35吨工业锅炉,均为煤粉炉型,按原设计全部燃用广西产的合山煤,年燃用煤20万吨,该煤种含硫量高,热值低,灰粉大,污染严重。“柳化”抓源头,采取科学配煤,即按一定比例将广西以外产的低硫优质煤和广西本地高硫劣质煤混合燃用,降低燃用煤的含硫量,从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三是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淘汰落后工艺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
首先改造锅炉,试燃白煤粉。如何适应混合用煤,充分利用高热值,给工艺操作提出了新课题,同时也增加了操作的难度。“柳化”调集技术力量,成立攻关小组,进行工艺条件优选,摸索操作最佳状态,使锅炉始终处于高负荷的稳定的运行。
在混合配煤的基础上,公司又开始试验掺烧优质低硫白煤粉。“柳化”用生产合成氨的原料是山西晋城无烟煤,又称白煤,含硫量低于0.5%。由于无烟煤中含有一家比例的粉煤,不能用作生产原料,过去是低价卖给别人作他用,没有产生什么经济效益。如果掺烧白煤粉能获得成功,做到“一煤两用”,既解决了白煤粉大量积压问题,又大大降低燃用煤的含硫量的排放量,又充分利用了以下好处理的白煤粉,减少浪费。
锅炉的改造,柳化在全国化肥生产行业率先做到了“一煤两用”,不再购买燃用煤。而燃用的白煤粉热值高,原来燃用的广西本地煤热值只有3000大卡,而燃用白煤产生的热值达7000大卡,这样用煤量少了,成本也下降了。
公司还积极采用新技术、工艺、新材料,在增加产量的同时降低消耗,从1996年以来共投入技术改造资金3850万元,对原来合成氨生产的变换、脱碳等净化工艺进行技术改造,淘汰了能耗高、工艺落后的工艺技术,新建一套全低变新系统,使吨氨蒸汽消耗从1400kg下降到200kg以下。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