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为何败诉的总是国有煤矿

2000/12/8 9:22:15       
  国有煤矿经济案件败诉率高达87%以上。败诉率如此之高,已经成为制约

企业解困脱贫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此问题记者对部分国有煤矿败诉案例进行了

剖析。

一是国有煤矿因在管理中的漏洞而败诉。目前,国有煤矿拖欠工程款、设

备款、材料款、数额巨大,由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加之煤炭市场持续疲

软,造成烂账、拖账、赖账、逃债现象比较普遍。发生纠纷后,很多败诉的是

国有企业。它们大都是因不了解对方的资信情况和履约能力,见利可图就自愿

履行巨额款项合同业务,回收款项时,才发现对方是“皮包公司”,有的连对

方的地址都找不到。国有煤矿在管理上的漏洞,成了这些投机钻营者的主攻目

标。

还有的国有煤矿碍于情面和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领导的压力,被迫为对方

提供担保,这类案例占相当比例。当然这其中也有决策者私心作怪,不惜牺牲

国家和集体利益甘愿如此的。正是由于这些不负责任的合同关系,一旦出现无

力还债和纠纷问题,国企煤矿必然卷入官司中,成了“冤大头”。

二是财务账目不清,支出、结算心中无数。主要表现在经销、承包、发包

工程等环节上,结算手续不全,发货单据丢失;在公章合同文本使用上,私自

出借,原始合同文本丢失。如某煤矿因提不出原始证据,仅凭复印件来作法律

依据,最终败诉。

三是合同意识淡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国有煤矿中,“君子协议”“

口头协议”仍然存在,这种情况集中表现在矿建、贷款、煤炭发运、承揽工程

等案件中。败诉往往是轻信一方许诺,不订立书面合同,或在签订合同时缺乏

起码的格式化的意识,导致合同条款欠缺,意思表达含糊不清,责、权约定不

明确,造成合同全部或部分无效。

还有的国有煤矿对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缺乏了解,最后由于政策性和不可

抗拒的原因而违约。如某新建国有煤矿按国家设计热电车间的方案,提前一年

给厂家预付了设备款。但是,由于后来国家紧缩银根,项目缓建,导致合同不

能按时兑现。

四是某些政法机构不能严格执法,搞地方保护,导致国有煤矿败诉。比如

国家投资15亿元在某地办的国有重点煤矿,10年间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

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未打赢一场官司。

国有煤矿败诉率高既有体制上的原因,又有人为因素;既有企业自身管理

中出现的漏洞,又有社会上制约机制不够健全的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

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建立依法治企的有效约束机制和责、权、利相统一的监

督机制,为煤炭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