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工业结构的大事来抓。《建议》指出,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制定“十五”计划,
必须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按照《建议》的要求,推进洁净
煤技术产业化,是调整煤炭工业结构、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
是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煤炭是煤炭工业的主要产品,
解决不了燃煤对环境污染的问题,煤炭工业就难以生存和发展。推进洁净煤技
术产业化,既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要求,又是优化煤炭工
业结构,推动煤炭工业向煤炭消费领域延伸、促进煤炭工业多种经营发展的需
要。
二是要理清能源战略发展思路,进一步发展坑口大机组火电。目前,我国
铁路每年运输煤炭约7亿吨,占铁路货物运输总量的45%左右,港口中转煤炭2
亿多吨,占港口中转货物总量的七分之一,这些煤炭绝大部分直接用于发电。
大量的煤炭运输,一方面占用了很大的运力,另一方面煤炭在运输和转载过程
中还不同程度地产生粉尘污染。朱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要进一步发展坑口大机组火电。坑口大机组
火电,既可以节约大量运力,又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集中建设污染
治理设施,使用含硫量较高的煤炭。按照发展坑口大机组火电的能源战略发展
思路,变运煤为输电,逐步使绝大多数煤炭用户变烧煤为用电,减少煤炭终端
消费,减少分散污染源。另外,发展坑口大机组火电,还可以促进煤电联营,
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煤炭工业结构。
三是要提高煤炭工业的产品层次,为社会提供尽可能洁净的产品。原煤入
洗可以去除15%左右的矸石,不仅节约运力,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目前,我
国的原煤入洗率仅为经济发达国家一半左右。直接使用原混煤,一方面浪费了
大量的运力,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洗煤厂能力大量闲置,开工不足,特别
是国有动力煤洗煤厂的利用率只有56%,闲置能力8000万吨。国家应出台相应
的法规和政策,有计划地推广使用洗动力煤产品,对不使用洗煤产品的单位征
收浪费运力、污染环境等特种税费。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运力,减少污染,而
且能限制小煤矿的生产,发挥国有重点煤矿洗煤厂的能力,提高国有煤矿的经
济效益,促进国有大中型煤矿扭亏脱困。另外,从发展趋势看,经济发达国家
几乎无一例外地以油气燃料为主要能源,并逐步减少固体燃料的比重,这是提
高能源效率、降低系统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因此,我国要集中人
力、物力,加快对水煤浆、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煤
炭工业的产品层次,为社会提供尽可能洁净的产品。
四是要全过程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我国煤炭种类齐全
,但煤质参差不齐,硫分大于1%的煤炭占36.5%。根据中国国情,解决燃煤
污染环境的问题,必须在生产、加工、燃烧、排放全过程进行治理。在煤矿采
取措施,提高煤炭质量,降低煤炭中灰分、硫分的同时,必须发展和使用先进
的燃煤技术和燃煤设备,而不是单纯依赖于生产和使用低硫煤。我国燃煤污染
严重,一方面是因为燃煤质量差所造成的,但另一方面确实普遍存在燃煤锅炉
效率低、污染控制手段差的问题。目前,加压循环流化床(PFBC)技术与设备
已趋于成熟,实施床内脱硫的效率可达90%以上,再加上烟气脱硫(FGD)技术
与设备,完全能够使烟气排放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如我国重庆珞璜电厂燃用
重庆松藻煤矿含硫量较高的煤炭,仅通过使用烟气脱硫装置,就可以脱掉90%
以上的硫分。使用硫分较高的煤炭,并集中进行治理,不仅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也是国外成熟的经验。如果片面追求使用低硫煤,而且要求煤的含硫量越低
越好,而不强调在燃烧和烟气排放过程中进行综合治理,这既不符合我国煤炭
资源赋存条件的实际,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还将制约部分煤矿的生产,造成
国家投资的浪费。因此,国家要制定有关法规,燃煤用户必须建设固硫、脱硫
等净化设施,并做到正常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
五是要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洁净煤技术产业化进程。发展洁净煤技术、推
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社会效益好,企业投入大,特别是煤炭气化、液化这样
。如将洁净煤技术列为国家高新技术,在技术开发期间和工程投产后一定时期
内给予免税;实施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使采用洁净煤技术、减少污染排放的
单位从市场上得到补偿;利用现行的国家节能低息贷款、煤矿多种经营贴息贷
款、煤代油技术改造资金、外资和部分环保罚款支持上洁净煤环保工程;按照
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将不同来源的资金入股用于洁净煤技术开发和应用项目
,形成投入与产出挂钩、合理分配利益的机制等。
六是要加强对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的领导,形成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的强
大合力。洁净煤技术是一项多层次、多学科的技术,洁净煤技术产业化是一项
跨领域、跨部门的系统工程。因此,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必须有强有力的组
织领导和高效能的管理协调。此外,应按照《建议》所指出的那样,按照专业
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原则,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组建国家级的洁净煤技
术开发、推广、应用公司,作为实施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十五”计划的骨干力
量,国家在政策导向及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
式,把各方面的优势集中起来,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
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开发能力。这样,有利于调动
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合力,加快洁净煤技术产业化进程。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