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煤层气 -> 最新报道

"天然气 煤层气优化利用的催化基础"项目完成

2004/10/12 0:00:00       
    2004年9月29日至30日,由大连化物所、厦门大学、山西煤化所等单位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天然气、煤层气优化利用的催化基础”通过了由袁晴棠院士任组长的课题验收专家组验收,7个课题都获得了90分以上的优秀成绩。
    我国是天然气和煤层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天然气可开采资源量达16万亿立方米,煤层气的储量亦与此相当。今后几十年内,我国以乙烯为代表的石油化工原 料将会出现巨大的缺口,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从石油出发制备这些原料的潜力已接近枯竭,从煤出发在经济上难以与石油化工竞争,天然气的催化转化是弥补此缺口的最为现实和有效的途径。在当今国际能源形势急剧动荡的情况下,进一步高效利用这些气态碳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由17名专家组成课题验收专家组认为:五年以来,7个课题组在首席科学家包信和研究员带领下,立足从本质上认识天然气、煤层气优化利用关键技术涉及到的“控制活化,选择转化”的核心问题,全面完成了研究计划,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一批创新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性进展:
    甲烷在固体酸催化剂表面发生异裂而生成甲基正碳离子(CH3+)的发现开辟了甲烷活化和转化的新途径,加深了对C-H 键在催化剂表面选择活化规律的认识,并发展出一种指导稳定C-H键无氧活化研究的新理论;
    进一步加深了对超临界多相催化反应本质的认识,利用超临界技术打破催化反应中热力学平衡的限制,带动了超临界催化应用的发展;通过甲烷氧化偶联和乙烷CO2脱氢反应耦合研究获得高浓度乙烯,为从天然气直接制乙烯这一过程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针对真实条件下催化反应涉及到的结构和表面活性物种以及反应中间体的原位动态开展研究,初步形成基于动态概念的高温催化理论;在合成气通过二甲醚或合成气直接制乙烯的全套工艺和技术、多孔催化材料的制备技术、利用无机膜技术的天然气制合成气以及制氢整套技术等方面已形成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