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煤层气 -> 最新报道

中石油部署煤层气开发 变"煤矿杀手"为绿色能源

2005/6/14 9:12:37       
    中国石油面对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在加大勘探开发力度的同时,把需求替代能源的目光投向了煤层气——变“煤矿杀手”为绿色能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清洁能源天然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寻找更多的天然气资源以及替代能源,以保证这种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能够稳定、充足地满足需求,一直是中国石油的战略思考。
    前
不久,中国石油利用美国CDX公司的先进技术在沁水盆地2个羽状水平井组进行煤层气试验开采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业界认为,这标志着中国石油在煤层气开发上迈出新步伐。中国石油开拓煤层气市场,并将其作为常规天然气的接替能源,将有利于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有人评价,从单纯的“我为祖国献石油”,到石油与天然气并举,再到现在进军煤层气产业,中国石油不断开阔寻找能源的视野,体现中国石油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煤层气:是害?是利?
    煤层气是产自煤层并主要储藏于煤层中的一种可燃气体,其主要成分和天然气一样,均为甲烷(CH4),是一种洁净、高效、优质、安全的能源。然而,在煤炭行业里,煤层气被通称为瓦斯,是可怕的“煤矿杀手”。
    2004年“11·28”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66名矿工遇难。2005年2月14日,辽宁孙家湾煤矿瓦斯爆炸,200多名矿工遇难。2005年3月19日,山西朔州一煤矿瓦斯爆炸,69名矿工遇难。2005年5月19日,河北承德暖儿河矿发生瓦斯爆炸,到6月7日,已有49名矿工遇难,仍有1人下落不明。
    据中国监察部网统计,2004年全国共发生煤矿死亡事故3639起,造成6027人死亡。2003年全国矿难的死亡人数达到6177人,两年共有1.2204万名矿工死亡,其中绝大部分是死于瓦斯爆炸事故。
    瓦斯不仅是矿工的生命杀手,还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者。煤层气中95%以上是甲烷。甲烷是造成环境温室效应的三种主要气体(甲烷、二氧化碳和氟利昂)之一,其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大20倍。甲烷排入大气层,不仅因其温室效应引起气候异常,而且消耗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对臭氧层的破坏能力是二氧化碳的7倍,严重削弱了臭氧层对太阳紫外线侵袭的防护作用,危害人类健康。我国每年因采煤向大气排放的甲烷量占世界采煤排放甲烷总量的1/3,居世界首位。已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各国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我国对煤层气的排放治理压力巨大,因为作为《京都议定书》的签字国,中国已明确表态将履行自己的义务。
    2004年12月11日,温家宝总理批示:“开发和利用煤层气,既可治理瓦斯,又可利用能源,一举两得,应当加大科研、勘探、开发力度。”2005年1月1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再次强调:“要推动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变害为利。”
    天然气最现实可靠的替代能源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开发煤层气作为一个变害为利的重要举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煤层气产业发展迅速。其中美国是世界上煤层气商业化开发最成功的国家,也是煤层气产量最高的国家,煤层气已占到其天然气总量的10%,在美国能源产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世界第三大煤炭资源国,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丰富。据中国石油的测算,我国15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约为27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常规天然气资源总量(38万亿立方米)的2/3,是美国煤层气资源量的2至3倍,开发前景广阔,煤层气产业化发展可成为我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我国的煤层气开发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突破,有许多问题正在积极探索之中,要真正形成煤层气的产业化还需多方努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煤层气产业化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1994年以前,美国每年因采煤而排放的甲烷总量达到42亿立方米,不仅严重污染了大气层,而且浪费了巨大的动力和资金。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石油价格一度高涨,为缓解供需矛盾,解决矿业生产安全和大气污染问题,美国政府于1980年出台了《能源意外获利法》,鼓励非常规气体能源和低渗透气藏的开发,其中适用于煤层气的鼓励政策是第29条的税收补贴政策。该政策在煤层气开发初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自1980年该法出台以后的10年间,美国黑勇士盆地煤层气开采得到的税收补贴大约是2.7亿美元,圣胡安盆地得到的税收补贴为8.6亿美元。最初,第29条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期为10年,即到1989年年底。而1988年美国政府又把这一优惠政策延迟到1990年年底,后来政府又第二次把截止日期推迟到1992年年底。在1979年12月31日至1993年1月1日之间钻探的井中生产出的煤层气产量,在2003年1月1日以前都可以享受到第29条税收政策规定的补贴。优惠政策有效地推动了美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使煤层气产量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从年产量不足2亿立方米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接近324亿立方米。2003年,美国煤层气年产量已超过450亿立方米,2004年产量达到500亿立方米。
    中国石油部署煤层气开发
    石油天然气公司参与煤层气开发是美国煤层气产业的成功经验之一。由于煤层气开采与常规天然气开采在技术上十分相似,在煤层气领域,石油天然气公司以其技术、人才、经验优势和实力往往有着更多的成功几率,在煤层气开发上大有可为。美国黑勇士和圣胡安两大盆地煤层气开发,处处都有著名石油天然气公司的身影。雪佛龙德士古、CDX天然气公司等在美国煤层气产业中都有着不俗的表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煤层气作为一种特殊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是常规天然气最现实、最可靠的替代能源,中国石油早就把寻找替代能源的战略目光投向了煤层气。
    1992年,中国石油开始煤层气资源评价工作,1994年启动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截至2004年年底,中国石油在煤层气业务上开展钻井、取煤心、试气、二维地震等大量工作。经过十多年不懈的探索,全面评价了我国煤层气资源现状,摸清了中国石油拥有探矿权的煤层气资源占我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的一半以上;建立并完善了煤层气资源评价体系,对中国石油拥有矿权的煤层气有利区进行了选区评价,明确了沁水盆地等一批可能取得突破的最有利区块;形成并完善了煤层气配套工艺技术;通过评价勘探,为煤层气商业性开发试验落实了资源基础。
    如何取得煤层气工业性突破,尽快建成煤层气产能基地,是近期中国石油煤层气业务的首要任务。
    最近,中国石油利用美国CDX公司先进技术进行开发的沁水项目意义重大。沁水盆地樊庄区块的煤层气地质特征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地区类似,且煤层厚度、含气量等参数还优于西弗吉尼亚地区,是一个十分理想的煤层气开发区块。引进当今国际上较先进的美国CDX公司煤层气定向羽状水平井钻采技术,希望能够突破我国煤层气高产关,开创煤层气工业化开采新局面。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