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湖南攸县,由于当地数百个小煤窑非法开采,造成地表沉陷,村民房屋开裂,地下水源枯竭,村民放弃耕种。村民们现在的生活苦不堪言,一些村民被迫迁出,另找栖身之所。近800个小煤窑虽整顿减为225个,但开工文件上竟没有环保部门签字的地方。
“庭院开裂,厨房的一边也在下沉,睡房北墙竟然有一道1米多长的裂缝。”村民周正连说:“我们的山被挖空了。”村民尹新中说,“哪一天,如果我们的房子塌了,一家人岂不是被活埋?”
5月中旬,中国环境记者协会接到群众反映,湖南省东部的攸县,数百个小煤窑严重破坏了当地环境。中国环境记协于5月底组织中央和地方十多家媒体记者奔赴攸县实地调查,发现该县225座小煤窑没有一家通过环评手续,基本也没有环境治理设施,相关水质和土地都遭到严重污染,甚至有的村庄出现了田荒水枯的凄惨景象。
过度开采,废水污染河流
5月26日,雾雨蒙蒙,记者来到了峦山镇酒埠江库区,山水墨绿,风景醉人。在通往湖南省攸县峦山镇庙下村的盘山公路上,这种如画的景色迅速便被水库上游藏在深山里的一座座小煤窑打破了———一些低矮的树林被废渣压得只看到树尖,幼小的用材林甚至被拦腰斩断。路途上随处可见挖煤的矿井,到处堆放的煤矸石。洗煤的废水和从煤矸石中流出的雨水汇成溪水直泻酒埠江,溪水中的石头全被染成了黄色。
峦山镇是攸县的煤炭主产区。在一个叫兴隆的煤矿,记者看到,采煤剩下的废碴也就是煤矸石是直接堆放在这个溪流的两侧。雨水洗过煤矸石后直排美丽的酒埠江。由于水里含有硫等大量有害物质,因此会对下游的江水以及沿岸的土壤造成极大污染。
该矿负责人尹健乐告诉记者,他们惟一的环保措施是朝沉淀池加点石灰,处理一下废水。但记者实际连沉淀池都未发现,该矿采煤产生的废气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除了废渣乱堆外,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也直排到河水中。矿主也承认,这样会对周围农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兴隆煤矿由于群众投诉太多,于一年前主动请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做过一次环评报告(注:该报告未送省环保局审批),报告对兴隆煤矿的环境治理工作提出了很多有益建议。但煤矿的负责人说,从来没有认真看过环评报告。
据了解,像这样的小煤窑在攸县有225家,那么它们对附近农民究竟有什么影响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但这里的水质和土壤被污染,甚至地质构造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水源枯竭,村民放弃耕种
村民尹新中这段时间总是忍不住想来到自家的田边看看,但田地里的新绿并不是什么庄稼,全是杂草。
尹新中是攸县庙下村垅上组里最后一批放弃耕种的农民。在他之前,垅上组60多亩稻田都成了荒地。原因全都是缺水。
这些农田为什么都没有耕种呢?
尹新中告诉记者,村里原来有三口井是村里人祖祖辈辈留下的泉水井,吃水和灌溉都是用井里的水。近年来随着煤矿的开采,地表水全部渗走了,下雨之后井里才能勉强有点水。天一旱,三天以后就没有一点水。
目前垅上组靠几公里外的溪水解决饮水问题,但漫山遍野都是煤窑和堆放的煤渣,山里面的溪水也干净不到哪里去。村民们说,喝了这些水后,村子里生病的人数就开始急剧增加。仅仅近三年里,这个118人的小村庄,就有11个人查出患了癌症。
村民周正连一家人辛辛苦苦攒钱,修建了村子里最气派的房子。去年,老周得意的房子突然开了裂。裂缝还一天比一天拉宽。周正连用当地的土办法,用木柱子支撑起钢筋水泥的楼房。
房子为什么会有裂缝?
周正连对记者说:“下面挖煤使地基下沉了,把房子扯裂缝了,只能用几根柱子撑着。”
在垅上组,不光是周正连一家出了问题。由于采煤已将地下掏空,村子的很多地方都路面下沉、山地塌陷。房子开裂,地基下沉,这样的情况随处可见。
生存环境的恶劣,让煤矿附近一些村子的很多人被迫离开家乡,搬往其他地方居住。垅上组村民说,村里好多人都迁走了,以前有100多人,现在只有三十几个人。
保护环境,环保部门无奈
这样严重破坏环境的小煤窑为何能大量存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又如何允许这样不达标的煤矿继续开采呢?
攸县环保局局长荣敬文说,在没有经过环评的情况下,这些煤矿就获得了煤炭开采许可证。2001-2002年,在省里煤炭、国土资源等五部门的参与下,攸县对小煤窑进行了整顿,小煤窑数量从近800个一下子减少到了225个,环保部门也参加了整顿工作。但对于重新规划开工的225个小煤窑,其他部门均签字认可了,就是没有环保部门签字的地方。
攸县副县长刘小龙承认攸县小煤窑基本没有环保设施。他同时表示,必须有经由省环保局批复同意的环境评估报告才能由省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许可证,进行开采,这只对1998年11月后申请的新煤矿起作用,因为当时颁布并生效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建设项目必须环评。
他认为,1998年11月以前开工的老企业不通过环境评估应该是可以的,因为法律上没有严格要求,是可行的。
但湖南省环保局开发监督处处长姚斌说,整顿后开工的小煤窑应该算成是重新规划的改建项目,按照国家要求,是应该要办环评手续的。目前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必须停产,补办通过环评报告。
记者找到了国家环保总局1997年开始施行的《关于加强乡镇煤矿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其中第十条明文规定:所有乡镇煤矿的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必须经过环评审批后,才可办其他手续。
姚斌说,湖南郴州市的情况原来和攸县差不多,但现在郴州市大多数老煤窑也先后通过了环评。环境治理怎么样,主要取决于当地政府的态度。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