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节能与环保 -> 煤炭环保

脱硝行业市场规模或超1500亿元

2012/5/17 9:48:12       
截至2011年末,我国发电装机总量达到10.5亿kw,其中火电装机7.07亿kw。据环保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底,脱硝装机容量为1.29亿千瓦。我们保守估计按2015年前,新装机组5000万千瓦都上脱硝设备(强制要求),存量机组80%改造(参照脱硫改造指标),则2012-2014年间脱硝改造装机量4.62千瓦,新建装机1.5亿千瓦,合计新增脱硝机组容量6.12亿千瓦,即年均超过2亿千瓦,市场规模可能高达1200亿元。同时,水泥、钢铁等行业的氮氧化物的排放指标将会逐步纳入监管范围,并在“十二五”期间陆续展开,此部分新增市场容量可能达到600亿元以上。综合以上两部分市场,脱硝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市场总量保守估计将超过1500亿元。
  
  脱硝需求将渐次涌现
  
  我们预计2012-2014年间新增脱硝机组市场年均为0.5亿kw,假定老机组改造1.1亿、1.6亿、1.92亿千瓦,以新建机组80-120元/kw左右,改造机组120元-150元/kw计算,SCR工程市场容量可能达到689.4亿元。
  
  催化剂市场SCR设备投资中,催化剂占到初次投资的30%-40%;在运行期每3-4年后需更换。可见催化剂在SCR技术中占到核心地位。火电SCR脱硝的催化剂化学寿命在16000-24000小时,按机组每年利用小时数在5000-6000h计算,其寿命为4年左右;在设计寿命后期,随着脱硝效率的下降,需要进行催化剂的部分或整体更换。催化剂通常采用“2+1”的安装方式,即先安装2层催化剂,大约3年后,再加装第3层;3层一起使用大概3-4年后,开始更换第一层,以后每2-3年更换一层。
  
  将火电厂脱硝催化剂市场拆分为三部分:新建、改建机组的初装需求;已投运机组的补装(更换)需求;催化剂更换需求。初装需求:预计2012-2014年期间,新建、改建火电装机为6.12亿千瓦,催化剂初装量按0.84m3/mw计算,催化剂价格按3.5万元/m3计算,新建脱硝机组需要配套的催化剂容量为51.4万m3,市场容量为180亿元。已投运机组的更换需求:截至2011年,已投运的脱硝机组达到1.29亿千瓦,按每年催化剂更换1/3-1/4比例计算,此部分机组年均市场容量为9.4亿元。2014年后的更换需求:2014年以后,以前初装的脱硝机组开始更换催化剂,按年均1/4的更换率,则年催化剂更换率达到17万m3,市场容量达到60.9亿元。
  
  预计前端低氮燃烧市场最先启动,容量超过200亿。国家环保部编制的《燃煤电厂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中》关于NOx排放控制技术选择中规定:低氮燃烧技术应作为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的首选技术,当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达标或不满足总量控制要求时,应建设烟气脱硝设施。可见低氮燃烧技术将成为火电厂脱硝的必然选择。
  
  根据之前的测算,2012-2014年脱硝改造和新建机组合计分别达到1.6亿千瓦、2.1亿千瓦、2.42亿千瓦,以低氮燃烧30-40元/千瓦的造价估算,前端脱硝市场容量为214.2亿元。其中存量改造市场容量达到161.7亿元。新建机组都会同时配备低氮燃烧器,因而此部分市场基本被国内知名锅炉企业所垄断,如东方锅炉、上海锅炉、哈尔滨锅炉等,预计新增市场容量为52.5亿元。
  
  另外,非火电市场逐步展开,水泥行业最先启动,预计水泥、钢铁等非电力行业脱硝改造市场空间总计将达600亿元。
  
  脱硝市场环境优于脱硫
  
  与脱硫行业发展相似,我国火电烟气脱硝行业起于国家大气污染物的强制减排,但起步时间晚于脱硫进程。如果评价脱硫行业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是横渡成功,但也几经误入歧途,伤痕累累。我们认为,脱硝行业则具有技术路线清晰、行业领先者经验丰富、火电厂更注重工程质量等优势,市场环境远优于脱硫行业。
  
  2012-2014年间,脱硝装机容量超过6亿千瓦。脱硝时间表截止日提前至2014年7月1日,我们保守估计按2015年前,新装机组5000万千瓦都上脱硝设备(强制要求),存量机组80%改造(参照脱硫改造指标),则2012-2014年间,脱硝改造装机量4.62千瓦,新建装机1.5亿千瓦,合计新增脱硝机组容量6.12亿千瓦,即年均超过2亿千瓦,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2012-2014年间,脱硝装机复合增速达到78%。我们预计2012年随着火电企业经营情况好转和脱硝时限的逼近,脱硝新增装机增速将大幅回升,我们以2012-2014年分别完成1.6亿、2.1亿、2.42亿千瓦估算(含新建机组),则脱硝装机容量增速达到85%、84%、66%。
  
  行业领先集团形成,竞争格局优于脱硫。脱硝与脱硫一样,走的同样是引进——消化——吸收的技术路线。但同脱硫发展初期的边上项目边吸收消化技术不同,国内企业目前对脱硝技术已经有了相应的技术储备和工程经验。这些公司已经逐步成长为行业内的领先者。
  
  行业领先集团形成,优化竞争格局。截至2011年底,国内在已投运的1.29亿kw脱硝机组,行业前10名企业完成9728万千瓦,占比75.4%。其中2011年投运脱硝机组约4732万千瓦,其中行业前10名达到3661万千瓦,占到77%;2011年新签订单行业前十名达到5134万千瓦。
  
  从脱硝工程累计投运量、2011年投运量、2011年新订单量占比来看,三大锅炉、电力集团所属企业和专业环保公司将分享脱硝工程市场。其中三大锅炉集中于新建机组的脱硝装置建设;电力集团所属企业和专业环保企业集中于脱硝改造市场。2011年新签订单中电力集团所属企业市场占有率有所下滑,是因为2011年电力集团普遍亏损,对脱硝改造规划有所放慢,预计2012年内电力集团将对脱硝改造加快规划,订单将随之增长。
  
  低氮燃烧领域龙头企业占优
  
  面对即将爆发式发展的催化剂市场,国内企业加快了对催化剂的研发、投产速度。东方凯特瑞、远达环保、江苏龙源等公司先后引入国外技术并展开研发、实验,SCR脱硝催化剂市场竞争激烈,毛利率水平较低。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国内脱硝催化剂产能为7.3万m3,由于脱硝行业尚未启动,产能过剩。需求不足也导致产能不能完全利用,且产品价格下滑,催化剂毛利率较低。
  
  由于催化剂品质涉及电厂安全运行,从目前调研情况看,电厂普遍看重催化剂品质,部分电厂甚至主动要求催化剂原料采用进口。目前市场领先者为东锅凯特瑞、国电龙源和远达环保,产品质量和市场信誉度较高。
  
  看好具有脱硝工程经验和电力集团背景的企业。如龙源工程、远达环保等电力集团附属企业,又兼具脱硝工程经验;东方凯瑞特为火电设备生产企业,兼具脱硝工程经验,上述企业在催化剂市场的竞争中最被看好。原料端国产化加速,有望行业提高利润空间。
  
  随着国内对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正式出台,脱硝市场将呈现大幅增长,脱硝催化剂及其材料纳米级钛白粉的需求将快速上升。未来催化剂原料若实现国产化,将会大大降低催化剂制造的成本,提高催化剂的利润空间。
  
  低氮燃烧作为脱硝的必选技术,市场有望率先启动。对于电厂而言,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成本相对降低,同时又能改进老机组的燃烧效率,因而电厂积极性最高。由于低氮燃烧改造属于定制产品,每台设备需要根据锅炉的构造、煤种类型、燃烧系统等条件进行产品设计,产品的许多参数设定来自工程经验的积累。同时,由于电站锅炉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很高,而低氮燃烧改造将会直接影响锅炉的燃烧状况,因而公司的品牌、技术实力和售后服务等因素都直接决定着公司的产品销售。
  
  存量改造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为龙源技术、燃控科技等致力于煤粉清洁燃烧的专业公司;西安热工院、哈工大燃烧工程所、苏源环保等源自高校热工研究所的企业;以三大锅炉厂为代表的国内锅炉企业;美国FW公司、美国ABT公司、英国MBEL公司等国外企业。
  
  由于低NOx燃烧改造因不同机组的具体情况而定,工程具有定制化的特点,机组规模通常偏小,因而国内主要锅炉厂的参与热情不高。而同时高校热工所之类的企业受制于人员、资金和工程经验的束缚,在低氮改造市场大规模爆发时,并不能快速扩展业务。因而相关专业公司在存量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十二五”期间脱硝行业市场空间巨大,有望超过1500亿元,且行业即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同时,经历脱硫行业“野蛮生长”的后遗症后,电厂更注重于工程质量,行业龙头公司已经形成,大型电力设备制造商的加入有利于行业竞争环境的改善,维持行业合理的毛利水平。因此,我们给予脱硝行业“增持”评级,推荐市场拓展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公司。前端脱硝推荐具有垄断龙头地位的龙源技术;后端脱硝推荐技术实力领先、脱硫脱硝市场占有率高或拥有电力集团背景的公司,如九龙电力、龙净环保等。
  
  
  来源:中国证券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