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在运力与需求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铁道部采取五项措施保证重点物资运输。
记者从铁道部获悉,这五项措施一是扩大运输能力。全国铁路对京秦沈客运通道、株六复线、宝兰二线、胶新、宁西线等组织分流运输,缓解了部分干线运能紧张状况,特别是在大秦线煤炭主要通道开行了万吨重载列车,相当于新建了一条600多公里铁路干线的运量。
二是优化运输组织。铁路部门对重点物资运输坚持优先安排计划、配空、装车和挂运,大力组织开好货运直达列车,保证尽快运达。
三是实施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4月18日成功实施的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使路网整体能力得到扩充。提速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6500公里,其中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线路达到7700公里。
四是加大运力倾斜。铁路部门对煤炭、石油等重点物资,在运输计划和运力安排上给予重点保证。目前,煤炭运行线安排129条,增长了72%。今年上半年,煤炭、石油、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装车计划占全路总装车计划的56%以上,比往年大幅度提高。
五是建立协调机制。铁路部门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经济运行主管部门和煤矿、电厂、港口、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厂矿企业的密切联系,及时调配运力,为确保煤炭、石油等重点物资运输创造了有利条件。
又讯受水害断道和暑期运输学生等重点客流的影响,我国铁路目前运输压力进一步增大。
记者从铁道部获悉,全国已进入汛期,目前京广、京九、陇海等32条铁路主要干线已发生水害断道75次,中断行车223小时55分,对铁路运输组织的影响进一步加大。暑期运输也进入客流高峰期,7月1日至7月23日,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日均达到326.4万人次,比2002年同期增长11.6%。为保证学生等重点客流运输,铁路加开了大量临时客车,又将挤占部分货运能力,铁路运输瓶颈制约的状况进一步加剧。
当前铁路运输能力紧张,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今年以来,全路货运请求车大幅增长,从去年初的16万多车攀升到近30万车,目前保持在28万车左右,特别是重点物资运输需求增幅更大。尽管铁路部门采取一系列挖潜提效措施,今年上半年货运量同比增长8.7%,但满足率却由去年的51.5%下降到现在的35%左右。
二是主要干线运输能力饱和。虽然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后,京沪、京广、陇海等主要干线列车密度大幅提高,并大量开行5000吨系列重载列车,但主要干线能力利用率已达到或接近100%,有的区段已处于超饱和状态。
三是煤运通道能力严重不足。大秦线通过开行万吨重载列车,大幅度提高了煤炭运量,在去年突破1亿吨设计能力、完成1.2亿吨煤炭运量的基础上,今年运煤将突破1.5亿吨,超过设计能力5000万吨;石太、京原、侯月、邯济和丰沙大线等主要煤运通道运量都突破了设计能力,但仍难以满足煤炭运输的需要。
四是进出东北和西南等地区能力非常紧张。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石油、木材等重要原材料基地,运送物资入关的需求量很大,但由于京山线等入关通道能力十分有限,铁路运输受到很大制约。进出西南的主要通道宝成、襄渝、黔桂、川黔、湘黔线大多数区段能力利用率已达100%,运输仍然受到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