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订货会后煤、电双方都把“球”踢到发改委手中,希望政府出手协调。火电企业煤炭库存日渐减少,电力供应安全堪忧;煤炭价格市场化已经是不可能逆转的长期预期;国务院敦促三方尽快解决此问题,但电、煤双方皆立场强硬,矛盾有激化之势。“两会”将至,发改委已经发出内部明电要求在2月份解决电煤合同问题,我们认为发改委很有可能采取如下折衷办法:
1)认可电煤价格一定幅度的上涨
2)同时启动二次煤电联动工作。
事件评论
仍然坚持我们的基本预测:
1)计划电煤最终上涨幅度在3~5%,考虑中间加价、运费等因素对电力行业实际冲击不大;
2)2006年电煤价格将整体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回落幅度还需观望相关能源形势;
3)煤价此番上涨将大大增加“二次煤电联动”的可能性电价政策有松动迹象。
“两会”在即,主管部门有充分动力解决电煤争端,我们在节前的相关预计愈来愈有可能变成现实,发改委的策略可能将有所转变:由“煤价保持基本稳定,电价亦不动”——>“煤价一定涨幅是合理的,电价的上调并非不可能”:
启动二次煤电联动:我们猜测此政策将提上发改委的议事日程,毕竟资源定价市场化的政策环境、煤电价格联动的实际政策均已齐备,第一次煤电联动后发改委所掌握的资料也相对充足,短时间内启动二次煤电联动并非难事,当然亦不排除主管部门采取诸如补贴等变通形式缓解火电企业成本压力的可能性;
计划电煤适当提价:鉴于电煤供应吃紧、政府积极考虑对电力企业的补偿,电企终会接受一定幅度的电煤涨价,但这个幅度不太会超过5%。此涨幅对行业整体有一定影响,但对于成本消化能力相对较强的上市公司来说仍不算太大。我们仍认为,随着节后煤炭产能的恢复、新投产能的释放,06年二、三季度甚至07年煤炭市场价的回落仍有较大概率。
中电联测算口径中,电煤价格二周期(2004.12-2005.5)比一周期(2004年.6-11)平均煤价上涨了17.43%,上涨40.23元/吨,2005.5~目前电煤整体价格不会低于二周期均值,考虑此次电煤合同涨价幅度(15元/吨),根据煤电联动政策测算在二次联动实施(最早预计06年二季度)整体涨幅不应低于43元/吨。考虑二次煤电联动不会覆盖自一次联动以来的所有时期,同时考虑电力企业须自身消化30%燃料涨幅,保守估计此次对应上网电价涨幅在0.01元/千瓦时左右,足可弥补此次电煤合同涨价幅度,火电企业毛利率可望环比略有提升,对火电企业无疑是一利好。
在整个能源形势仍扑朔迷离的大背景下,电价政策必将有所松动,其中竞价上网的推行亦将更加谨慎,竞价规则制定、整体竞价的推行也必将更多考虑能源企业的利益:
东北地区竞价上网变动:06年初东北地区竞价上网暂停以调整相关规则,除对容量电价政策加以完善外,还将完善竞价规则,初步判断此番改进可提升当地上市公司机组的结算电价,辽宁地区电厂竞价电价还将因为06年仍偏紧的供需形势而出现一定上升,华能国际、国电电力等公司将因此相对受益。华能国际辽宁地区电厂还可望在05年电费结算中获得较实际竞价更高的电价,届时华能国际05年业绩可能超出我们此前预期。
上市公司方面,如计划电煤提价、煤电联动实施,火电公司有望普遍受益,个体受益程度仍需观望电价、煤价具体调整情况。必须指出的是,电价政策、电力市场供需和燃料成本长期走势的不确定性更加值得我们关注。
来源:国泰君安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