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是国家发改委、铁道部、交通部要求尚未签订合同的重点煤炭、电力企业必须完成全年电煤合同和运输合同签订任务的最后期限。按照有关规定,如有因未签合同导致影响电力供应等严重后果的,要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当事人责任。然而据本报记者在辽宁了解的情况,目前这项被称为“煤电联动”的举措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落实,相关的协议在煤电企业之间也没有得到签署。一些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显得有些无奈:2月份肯定是签不上了,至于什么时候能够签署上,只有等等再说了。
种种迹象表明,此次国家发改委、铁道部和交通部对于煤电联动的决心很大,那么,是什么阻碍了此项举措的进程呢?
最后通牒
今年2月初,国家发改委、铁道部、交通部向各发电、电网企业和煤炭企业下发了一份《关于继续做好部分电煤价格协商保障2006年煤炭电力生产供应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目前尚未签订合同的部分重点煤炭、电力企业,必须抓紧工作,在2月份之内完成全年电煤合同和运输合同签订任务。对违反《价格法》等法律法规,对因未签订电煤供货合同或因价格未达成一致而导致煤炭供应中断、影响电力生产供应等严重后果的,要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当事人责任。
记者在这份通知中看到,国家发改委、铁道部和交通部要求煤电双方必须在今年3月份开始执行新合同,并称今年2月份铁道部门对有量无价的合同,只要有供货,也要保证运输。但是从3月份开始按协商确定的价格结算,并结清前两月预结算的差额。国家发改委、铁道部和交通部明确表示,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保证煤炭价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仍由煤、电企业双方协商确定电煤价格,鉴于多年形成的电煤“重点合同”价格与“非重点合同”价格存在一定差距,适当提高“重点合同”电煤价格也有其合理性。供需双方要充分协商、平稳推进,防止价格大涨大落,鼓励签订长期、稳定的供货合同。其主管部门应尽快对2006年重点电煤的产供需衔接采取补救措施。
根据这份《关于继续做好部分电煤价格协商保障2006年煤炭电力生产供应的紧急通知》中的要求,各地区和重点煤炭、电力企业要坚持按照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正确理解和支持煤炭订货改革,推进在政府监控条件下放开电煤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价格,国有重点煤矿和电力企业必须顾全大局,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做好电煤合同签订工作,保证电煤的正常供应,保证电厂的正常运行。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濮洪九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国家发改委、铁道部和交通部的这次大的改革,结束了煤价长期以来存在的计划内外之分。
新政遇挫
辽宁省发改委等部门接到通知后,立即对所辖的阜新矿物局、华能营口电厂等重点煤电企业进行了传达。抚顺、本溪等地的重点煤炭企业对煤炭价格都做了不同幅度的下调。
尽管如此,不少人依然在观望中等待。按照业界人士分析,从2006年重点电煤订货的结果看,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对未来煤炭市场运行趋势的预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多认为2006年4月份煤炭市场的走势会出现方向性选择,只是电力企业认为此后煤炭价格将像2005年一样走出向下行情,煤炭企业则认为 2006年煤炭市场行情将出现上扬。这样,电力企业将可能会通过减少电煤采购、消耗电煤库存来抑制一季度煤炭市场转暖、价格上扬,以此来削弱重点电煤价格上扬的基础;煤炭生产企业则可能会通过减少煤炭销售来促进市场好转、维护煤炭价格上涨,如此,双方在2006年一季度煤炭供求中“赌”的成分加大,给 2006年4月份以后的煤炭市场埋下隐患。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2005年12月27日曾就做好2006年的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发出通知,确定了“在政府监控条件下,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电煤价格”的基调。并称“在保持电煤价格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取消国家发改委2004年底出台的电煤价格临时性干预措施,由煤电双方自主确定交易价格,同时,采取必要的配套措施予以保障”。可以说通知从取向上颠覆了13年来的煤电企业游戏规则,电煤价格开始从“计划煤”与“市场煤”的双轨上转向“市场煤”的单轨道。虽然国家发改委、铁道部和交通部信心十足,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像想象中那么顺利地实施。
记者在辽宁采访时发现,在整个煤电企业中对于国家发改委、铁道部和交通部的这个通知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热情。辽宁省发改委官员认为,由于煤电企业的双方利益不一致,所以这个通知在执行起来时难度比较大。目前在辽宁省的情况是在今年1月份的煤炭订购会之后,虽然发电用煤的价格没有定下来,但是为了保证正常供电,煤炭企业仍正常向电力企业供应电煤,而价格也维持在2005年年底的水平。阜新矿物局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由于国际原油等原材料价格的高涨已带动开采成本的上涨,开采一吨电煤大约需要220元,而实际上如果不涨价,只能卖216元,况且电力企业对电煤的质量要求还高。要是今年还维持在去年的销售价格水平上,煤炭企业在电煤这块就只能卖个量而已,根本没有利益可言。
按照辽宁省发改委的说法,虽然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达成最终协调方案,但是他们还是准备按照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通知尽快协调此事。据辽宁省发改委透露:辽宁省将采取三种办法来打破这个僵局,一是电厂妥协,同意电煤小幅上涨。二是煤企让步,仍旧维持去年价格。三是国家出手,同意第二次煤电联动。与此同时,辽宁还计划在3月10日左右召开一次业内大会商讨最终方案,届时很可能会取消长期订单的形式,改为“每月一议”的电煤订购方式。
来源:经理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