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煤层气资源分布图
瓦斯:为何从“杀手”变为“帮手” 煤层气俗称“瓦斯”,是吸附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非常规天然气。1立方米煤层气热值相当于1.13升汽油和1.22千克标准煤。长期以来,瓦斯作为煤矿“第一杀手”不仅对煤矿的生产安全和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而且还是一种具有强烈温室效应的有害气体。但从另一方面看,瓦斯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是一种比常规的石油天然气更清洁、高效、安全的新型能源,具有广泛的综合利用前景。 去年11月份,央视《焦点访谈》以《变“杀手”为“帮手”》为题对晋城煤业集团积极开发利用煤层气作了详尽的报道。同样,新华社记者也以《煤矿“第一杀手”瓦斯有望成为能源“新宠”》为题对山西煤层气的综合开发和产业进程进行了报道分析。煤层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再度被人们认识和肯定,而能源大省山西在煤层气开发利用方面的实践更是引起了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广泛重视和强烈反响。 通过央视记者的镜头和新华社记者的描述,人们看到瓦斯气进入千家万户后给百姓带来的好处。报道介绍,目前晋煤集团煤层气用户已接近两万户,服务矿山10万职工家属,职工澡堂等公用设施也全部用上了煤层气。而阳泉市居民用户更是达到了10万多户,几乎涵盖了整个市区,另外还拥有200多家工业用户。 记者在晋城煤业集团了解到,目前煤层气的利用并不仅仅在民用方面。已广泛用于各种领域,除民用燃气项目外,还有煤层气发电、汽车燃料、锅炉改造、工业用气、煤化工项目等。如今晋城市有上百辆汽车已经改装为煤层气汽车;一些陶瓷厂、玻璃制品厂也尽可能用煤层气作为燃料。 无论是民用还是工业用气,由于瓦斯高质量的新型能源特质,在各种应用场合都显现出不同凡响的魅力。家庭用户说:火苗大,不呛人,烧水做饭比以前快得多。工业用户说:没有瓦斯,高质量的产品很难生产出来,离了根本不行! 山西:储量超过10万亿立方米,与美国相当 资料显示,我国的煤层气资源量超过30万亿立方米,继俄罗斯、加拿大之后居世界第三位,是美国的3倍。山西的煤层气极为丰富,初步预测资源量超过10万亿立方米,约为全国煤层气资源量的1/3,与美国相当。 据统计,我国煤矿发生的重大恶性事故中,70%至80%都与瓦斯爆炸有关。如果能在采煤之前先采出煤层气,可以使煤矿生产中的瓦斯涌出量降低70%-85%;而我国较大的煤矿都具有煤层气开采的储量和能力,如果煤层气能得到充分利用,至少大型煤矿的安全事故可以大大降低。 从发展趋势上看,能源供给可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回避的矛盾。合理开发利用煤层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同时,煤层气的开发利用还有利于改善能源供给结构。 我国目前的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是这样的:煤炭约占74.6%,石油占17.6%,天然气仅占2%,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3%)。随着终端能源需求逐步向优质高效洁净能源转化,天然气的需求迅速增长。然而,中国天然气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极低,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0%。开发利用煤层气可将燃气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由目前的不到3%提高到2010年的10%。 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来看,我国每年从矿井下向大气中排放的煤层气量约为194亿立方米,与我国的天然气年产量大致相当。这种方式排煤层气既浪费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能极大地改善了这种尴尬局面。 晋城:要建设成为我国煤层气开发基地 晋城煤业集团从上世纪80年代末率先提出开采煤层气的立项和可研报告。到2003年8月,晋城煤业集团设立了“沁水蓝焰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负责地面煤层气抽采及利用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创建了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于本地区的地面煤层气开发技术。去年5月,晋煤集团“煤矿区煤层气采前地面预抽”项目通过有关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这套预抽技术为我国煤层气地面钻井开发利用创出了第一个成功范例,为我国煤矿区瓦斯综合治理、保证高瓦斯矿井安全生产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将有效促进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王宝玉,沁水蓝焰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这个接受过《焦点访谈》记者和新华社记者采访的前卫企业家告诉我们,通过多年的生产试验,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大批从事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他们突破煤层气地面抽采的无烟煤“禁区”,为我国无烟煤地区的煤层气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在,晋煤集团已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建设我国煤层气生产基地。他兴奋地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屯留进行一项新的实验,如果成功,他们在获得新的突破,无论从开发领域还是技术水平,都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晋煤集团的一份工作报告这样阐述煤层气抽采利用的综合效益:一是安全效益。煤层气的抽采可有效降低煤层瓦斯含量,保护矿工生命安全。同时有效减少矿井通风系统投入,从而降低新井投资。二是环境效益。晋城煤业集团2005年利用煤层气总量达到1亿立方米,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50万吨左右。世界银行与晋煤集团签订碳基金减排购买协议,一期拿出1900万美元购买晋煤集团通过煤层气开发利用而减少的排向大气的二氧化碳指标450万吨。三是经济效益。2005年,晋城煤业集团利用煤层气总量达到1亿立方米,如按照1立方米煤层气售价1.85元计,煤层气利用收入可达1.85亿元。而利用瓦斯发电、民用、作汽车燃料和化工原料,实现产业化运营,经济效益则更为可观。 王宝玉告诉记者,他们计划在2010年施工2000口井,届时煤层气产量将达到20亿,相当于一个中等的天然气田的产量。他说,在我们这个缺油少气,能源比较紧张的国家,煤层气未来的贡献应该是巨大的。 据悉,目前晋煤集团日产气量18万立方米以上。建成了日压缩能力为16万立方米的煤层气压缩站。寺河矿区共形成150口煤层气井规模。是目前我国生产井数最多、气产量最高的煤层气地面开发项目。 困惑:是不是必须用时间换空间 从国内外对煤层气开发的极力推崇到市场效益的光明前景,从在全国绝对突出的储量到晋煤集团抽采的“独门功夫”,我省已在煤层气开发利用上被推上了一个重要位置。采访中,在震撼和憧憬之后记者感受更多的是无奈和不安。由于资金、技术、体制及政策的原因,煤层气产业开发利用尚在蹒跚学步,难有规模化的进展。 煤层气的产业化开发最好的途径是和外商合作,但目前中国煤层气资源的地质状况等尚不甚清楚,同时开发前期投资太大,使外商不能下决心实质性投资,外商与企业的合作只做一些基础准备工作,尚在等待时机。 记者还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由于现行煤炭、煤层气资源权分置,晋城矿区规划区被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登记为对外合作煤层气商业开发区块,而中联公司虽拥有对外合作专营权,但在开发技术上并没有重大突破,使得外方只顾跑马圈地不投资,对外合作未取得重大进展。 使煤炭企业受现行煤层气开发政策的制约,其主动性、积极性又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严重阻碍了煤层气的开发利用。 为此,晋煤集团的一些人士强烈建议国家取消中联公司煤炭规划矿区煤层气开发对外合作专营权,对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采,实行煤炭资源属谁开采,与煤伴生的煤层气资源归属于谁。确保从源头上治理瓦斯,确保煤矿瓦斯安全。 而来自亚行的报告认为,中国的煤层气产业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应该在融资,税收、价格、科研投入、资金引进和发电优先上网等方面建立适当的优惠政策,吸引商业资金和民间资金进入该领域。此外,考虑到该产业的公共性质,如保障能源供给、减少环境污染和降低采煤死伤率等,在一段时间里,政府还可拿出部分资金补贴或参股,以减少民间投资的风险。获得更多的收益。 晋煤集团原总工程师、全国煤层气研究专家叶遐龄希望国家应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措施,使其产业开发成功上路。还有专家建议,国家应将煤层气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中,可在建设天然气主管道时,统一规划煤层气输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吸引各方投资者,推进煤层气新兴产业的发展。 作为我省煤层气产业开发的浪尖人物,沁水蓝焰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宝玉表示,如果政策环境得到改善,依靠自主开发的一整套技术和各种已经成熟的有利条件,他们有决心迅速扩大开发利用。把煤层气的事业做强做大。王宝玉把这种等待称为“以时间换空间”。调查中记者发现,由于用户较少,晋煤集团煤层气销售量仅占产气量的30%左右,大量气体白白燃烧排空。在这个到处叫嚷能源紧张的时代,这种明显的资源浪费应该让每一个现代人汗颜。资料表明,美国政府于1980年对开发煤层气给与扶持政策。使美国煤层气从当年产量不足2亿立方米迅速增加到2003年的450亿立方米,成为重要的能源。 再看和美国煤层气资源储备相同的山西省,开发较好的晋煤集团矿区煤层气资源总量为1040亿立方米;阳煤集团则为6448亿立方米。有人计算,如果1亿立方米瓦斯被全部利用,相当于增加13.6亿吨标准煤,可缓解能源紧张局势;同时,还可减排160.7万吨二氧化碳,极大地减少大气污染。由此可充分预见煤层气产业开发的巨大效益和光明前景。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批复总投资20.65亿元的山西煤层气综合利用亚行贷款项目。该建设工程位于晋城市,三个子项目为:山西能源产业集团沁水煤田煤层气集输工程、晋城市城市煤层气输配工程和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煤层气发电工程。该项目的实施将对推进煤层气综合利用,促进晋城市经济腾飞,带来巨大的投资商机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山西煤层气产业开发将掀开崭新的一页!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煤层气产业开发力度的加大,山西,这个“气”势磅礴的能源大省一定会在我国新能源基地建设中获得不可替代的席位,在中部崛起的战略中走在科学发展的前列! (来源:发展导报 |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