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西里西亚煤田为波兰石炭纪煤田,面积6500km,4/5位于波兰南部的卡托维兹省和克拉科夫省西部,在奥得河与维斯瓦河之间,是波兰最老、硬煤资源最丰富(占全波70%)的煤炭基地。该煤田南部有l/5位于捷克东部,称为俄斯特拉发一卡尔维纳煤田,其煤炭资源仅占整个煤田的10%。
1.地质
上西里西亚煤田是一个向南东方向倾伏的大向斜。晚石炭世含煤岩系直接出露地表的面积约1200km。在煤田中部和南部,含煤岩系倾伏深度达4200m,上覆二叠纪、侏罗纪和新生代地层。
上石炭统的厚度在煤田东部为2500m,在煤田西部达8200m。由下往上分为俄斯特拉发、谢德洛夫和穆利多三个岩组,在地表几乎呈同心圆状分布,每个岩组的厚度向西、向南增大,向东减小。上覆的较年轻地层,除第三系外,一般呈零星分布。
该煤田基本上是在晚石炭世阿斯突里运动期间形成的,向斜西翼具有复杂的褶皱构造,而东翼则较简单。几个时期的岩浆活动导致少数地段的煤遭受微弱的接触变质。
2.含煤性
上西里西亚煤田的煤层和煤线多达520层,总厚度达339m,占含煤岩系最大厚度的4%。含煤岩系和可采煤层的总厚度均由西向东减小。有90~98个可采煤层,总厚度达147m。煤田东部含煤性较差,有35个可采煤层,总厚达60m,煤层最大厚度24m,列入储量计算的煤层中,厚度小于1.Om的占16%;1.0~4.5m的占69%;大于4.5m的占15%。煤层由东向西逐渐分岔变薄。谢德洛夫组510号煤层在煤田东部厚24m,往西分岔为10多个薄煤层,总厚小于20m。
3.煤质
上西里西亚煤田煤的煤岩成份均一,为半亮型煤和光亮型煤,大部分呈细条带状结构,含少量丝炭。煤层顶部常见有厚数厘米的烛煤薄层,有时整个煤层由烛煤组成。煤田东部的煤中含铀和锗。煤田内煤的变质程度遵循希尔特规律,从西向东,煤的变质程度逐渐降低,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呈带状分布。煤种从长焰煤(Va,f为36%~38%)至无烟煤(Vd,f为10%~16%)都有,以烟煤为主。适于炼焦的煤占煤田总资源量的50%。开采煤层的平均低位发热量为28.70~32.10MJ/kg。最佳粘结煤的挥发分含量为22%~30%。煤的灰分低,仅为3.0%~8.0%。
4.资源
上西里西亚煤田的硬煤资源量为156.3Gt(计算深度为1800m),占全波硬煤资源量的70%。其中,1000m以浅硬煤资源量为89Gt,A+B+C+C2 探明储量54.3Gt,占全波的88%,A+B+C:级储量19.5Gt(含炼焦煤59Mt)。
5.开采地质条件
上西里西亚煤田开采地质条件较复杂:煤层厚度不稳定,有煤和瓦斯突出危险,煤层埋藏深,地热条件复杂。开采煤层平均厚2.3m,平均开采深度为550m,最大开采深度超过1000m。多数煤层瓦斯含量高,一般为5~15mt,易自然发火。尤其是南部的雷布尼克矿区,多为超级瓦斯矿井,深部开采出现冲击地压现象。该煤田矿坑充水强度一般较低,各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不一,巷道涌水量介于l~42m3/min之间,在含煤岩系上覆巨厚第四系含水层地段,矿井涌水量大。开采水平在500~1250m深的矿区,岩石温度达14~60℃。
6.开发概况
上西里西亚煤田早在1792年即已开始工业性开采,目前年生产能力在200Mt以上,近年来呈下降趋势,1992年烟煤产量为132Mt。该煤田北部为老矿区,其剩余可采储量不多,产量在下降;南部矿区开发较晚,储量丰富,多为优质炼焦煤,是今后重点开发对象。该煤田已发展为波兰最主要的综合性工业.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