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煤炭运输 -> 运输新闻 -> 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能力实现新跨越

2007/1/12 0:00:00       

    三年多前,我国煤电油运供需形势紧张,铁路运输压力明显增大。为此,本报曾推出了系列解析报道“铁路会不会拖全面小康的后腿”。三年多时间过去了,铁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与2002年相比,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仅增加了0.51万公里,增长7.1%,而同期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增加8.3亿吨,增长40.4%;旅客发送量增加2亿人,增长19%;换算周转量增加7941亿吨公里,增长38.5%。铁路运输生产力水平何以实现如此大的跨越?为探究其中的奥秘,本报从即日起推出特别报道“中国铁路:科学发展促和谐”,以飨广大读者。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历来被称作国民经济“火车头”的铁路,面对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显得与整个大环境不太合拍:“一车难请、一票难求”的困窘,凸现出铁路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2003年秋,中国铁路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钱立新致信本报,焦虑地提出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铁路会不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封来信发表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形势逼人,出路何在?

    近四载光阴转瞬即逝。人们想知道,想探询,四年来,中国铁路的发展状态究竟咋样?铁路是否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运输保障?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下基层、上线路,采访了大量的铁路单位。在采访中,记者欣喜地了解到,党的十六大以来,铁道部党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铁路发展步伐,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大规模、高标准的铁路建设已经全面展开,一大批客运专线和大能力通道项目正紧张建设,技术装备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作为“十五”的收尾之年,铁路运输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绩,旅客发送量比“九五”末的2000年增长了10%、旅客周转量增长33.7%、货物发送量增长50.7%、货物周转量增长50.3%。“十一五”开局的2006年,全国铁路客货运量继续攀升,旅客发送量完成12.6亿人、周转量完成6622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8.7%和9.2%;货物发送量完成28.7亿吨、周转量完成21707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6.9%和5.7%。

    应当看到,在近几年铁路新线投产不多、主要干线能力几近饱和的情况下,铁路运量保持略低于我国GDP增幅的高增长,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也是殊为不易的。

    针对近年来煤电油运异常紧张状况,铁路部门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主动为国家分忧,顾全大局,不惜代价,将90%以上的运力向煤炭、石油、粮食、化肥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倾斜,多次组织突击抢运煤炭和粮食,紧急调运防疫和救灾物资,及时运送化肥、农药、棉花等涉农产品,保证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急需。

    煤炭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导产品。2003年冬季和2004年夏季,全国电煤供应连续紧张。为此,中央领导两次要求铁路部门增加电煤运量,加大电煤库存。铁道部紧急动员全路职工,采取果断措施,及时组织煤炭抢运战役,有效化解了电厂存煤告急的局面。铁路部门以超常的魄力和有效的措施,走集约化、规模化运输的道路,紧紧盯住大秦、侯月线增量目标,通过卓有成效的技术改造,大大释放了煤运大通道的运输能力。2006年,大秦线、侯月线成功实现年运量2.5亿吨和1亿吨的目标,创造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的奇迹。2006年全国煤炭运量比2002年增长了53.8%。

    为缓解近年来全国油品市场供应紧张状况,铁路部门盯住东北、西北地区的石油外运,确保及时运送国内两大石油集团的原油和口岸、港口的进口原油,2006年石油运量比2002年增长27.6%,保证了炼油厂的正常生产和油品市场的稳定供给。

    近几年来,铁路货运量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一车难请”的局面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全国铁路日均装车2002年为9.6万辆,2003年突破10万辆,2004年突破11万辆,2005年突破12万辆,2006年接近了13万辆。2003年至2006年,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每年增长2亿吨。

    对此,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曾这样评价道:“我想特别强调的是,铁路部门在有效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方面功不可没。如果没有铁路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奋勇拼搏和努力工作,煤炭、石油、粮食市场供应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平稳局面。”

    四年来,铁路不仅出色地履行了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的职能,还以无可争辩的业绩显示出促进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助推器作用。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为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半年时间共运送旅客118万人、货物119万吨。预计到2010年,青藏铁路年客运量将达到450万人、货运量将达到280万吨。青藏铁路已经成为撬动青海、西藏乃至整个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铁路中长期发展战略已取得重大进展。尽管我国铁路离“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铁路充分发挥了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来源:经济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