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耗煤行业 -> 化工行业 -> 运行走势

06我国石化业产业发展存在五方面问题

2007/2/6 0:00:00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行业经济效益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了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好局面;主要产品产量稳定较快增长,市场需求旺盛,多数产品价格有所提升、产销衔接良好;进出口贸易依然活跃,贸易逆差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发展后劲继续增强。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产品产能过剩,节能环保压力继续加大,节能减排任务难以完成等。

    一、化肥生产能力过剩

    随着近年来的大量投资建设,国内氮肥和磷肥产能逐步呈现出过剩的势头。2006年化肥市场旺季时间短,淡季提前到来,且旺季价格也没有升至2005年的水平。全年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主要产品平均价格均低于2005年。特别是氮肥能力的大量增加,使得国内尿素市场从7月份开始持续数月低迷,在煤、气、电价格大为上涨的情况下,尿素出厂价格却同比大幅下降,企业盈利大幅下滑,亏损面达1/3。

    作为支农产业,化肥行业长期以来在国家的保护下发展,盈利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由于还没有做好应对准备,企业普遍担心国家取消优惠政策。建议国家对化肥优惠政策的取消逐步推进,同时严格限制再投资,按照总量控制,等量置换的原则,鼓励生产向资源和市场集中,可在四川、新疆、重庆等气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山西、陕西、内蒙古和宁夏等煤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大型基地,国家予以扶持。

    二、烧碱能力扩张过快

    近年来,全国烧碱形成一股建设高潮,主要是与聚氯乙烯配套,特别是在一些拥有盐和能源优势的西部地区扩能十分迅猛。2005年全国烧碱产能近1700万吨,2006年底到2007年初还有200多万吨新扩建能力投产,预计到2007年上半年,全国烧碱产能可能超过1900万吨。

    我国烧碱产能一直存在着过剩的隐忧,随着国家对“两高一资”产品的调控,其过快发展成为石化行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建议政府采取措施,以控制烧碱总量,进行资源结构调整,平衡地区发展,促使烧碱行业能够健康发展。由于烧碱属于高能耗产业,政府考虑降低其出口退税税率或取消出口退税,限制其出口,是合理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出口退税税率的调整应该逐步进行,以缓解限制出口给国内市场带来的压力。同时,随着我国电力价格的上调,烧碱行业运行成本加大。如果企业自身具备发展热电联产的能力,政府应该考虑予以支持,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企业自身的生产成本,还可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一举两得。部分地区电力公司对烧碱自备电要征收“入网建设费”等费用,这不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三、节能与环保压力较大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上半年,全国化工行业能耗下降5%,而石化行业能耗上升了8.7%,整个石油和化工行业能耗不降反升4%。生产规模偏小、工艺技术落后、经营管理粗放、高能耗产品无序扩张,是阻碍全行业能耗降低的主要原因。环保方面的问题同样也比较突出。环保总局多次环境风险大排查,石油和化工行业都是重点。石油和化工行业由于历史欠账,防治污染措施不完善,产业布局不合理,已成为近年来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激增的根本原因。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主要污染物要减排10%,并将该指标纳入“约束性指标”,这对石油和化工行业来说任务将是十分艰巨的。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信息部负责人说,目前来看2006年能耗降低4%、污染减排2%的目标基本上是落空了,2007年的形势将十分严峻,如果仍然完不成,“十一五”最终目标的实现就比较危险。

    四、生物柴油投资建设存在不理性趋势

    目前我国生物柴油产能约80万吨,主要企业有四川古杉油脂化工公司、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福建卓越新能源发展公司、安徽国风集团、洪湖浪集团、江苏清江生物能源科技公司等。由于生物柴油建设持续升温,目前全国各地已上马和准备上马的生物柴油项目总计已超过了300万吨。这就带来一个原料供应的问题。一方面我国餐饮废油、地沟油等废旧油脂的收集没有完善的系统,很难集中起来,另一方面,我国土地资源有限,能源作物的种植将产生与粮食作物争地的问题,影响粮食的生产。因此,大规模发展生物柴油还需细致研究。

    五、硫酸价格持续低迷

    由于能力增长过快,再加上大量低价进口硫酸冲击市场,2006年以来,国内硫酸价格持续低迷,不少企业处于亏损边缘。同时,目前还有不少企业欲新上大型硫酸装置,这些企业醉翁之意不在酒,多是为了获得蒸汽发电,但是这样一来不仅加剧国内硫酸过剩的危机,还带来硫磺供应不足的问题。

来源:新华社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