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月行业利润增24%
发改委报告指出,自2006年国务院批准一系列水泥产业发展政策与规划后,我国水泥业通过重组,集中度已大大提高。据统计,目前我国最大的12家水泥企业集团的产量已占全国产量的25%。与此同时,我国水泥产业重大关键技术和装备国产化取得新进展,日产4000吨、5000吨水泥成套装备的国产化率超过95%。而且,国产水泥装备还打入国际市场,并已占据30%左右的国际市场份额。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水泥产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全国累计水泥销售收入2399.02亿元,比上年增长24.09%,实现利润总额123.07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4.09%。
“显而易见,水泥行业的不断重组提高了集中度,也提高了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水泥行业资深专家刘作毅对上海证券报表示,目前我国水泥区域性市场正在逐步形成。
竞争激烈蕴含风险
而另一方面,该报告同时指出,水泥行业在并购重组过程中,还存在三大问题:
首先,“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外资、民营企业收购国有企业股权时,存在国有资产贱卖问题。国有企业收购民营企业时,也同样存在高买的问题。”
第二,水泥业重组还存在不理性竞争问题。“企业大规模扩张会使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不顾产业布局,竞相上项目,扩大产能的地区。”报告警示,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剧烈了,如果企业一步不慎,不能规避战略风险,那么其多年基业就会坍塌。“有些地区的确存在重复建设、不合理竞争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大企业间的市场重合更为明显。”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这些地区的水泥市场通过重组整合提高了集中度,但“由于双方的产量都很大,结果导致产品价格上不去”。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型水泥集团重组还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一个大问题,即可用于并购乃至发展的资金不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企业集团参与较大规模并购的步伐。”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主要由“二把手”们负责,“而‘一把手’都在四处寻找资金”。
国内大型企业受扶持
今后,这一问题可能会出现转机。“应研究解决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及购并所需资金融资的机制问题,使国内大型企业集团能够在水泥工业发展上与跨国集团全面抗衡。”发改委报告明确表示。
记者注意到,目前我国水泥市场重组整合已呈现“国进民退”的态势。近期,以中国建材集团公司和中国中材集团公司等两大央企动作不断。其中,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中国建材集团,以并购为主,建新线为辅,先后整合了浙江、江西、福建水泥市场,斥资百亿打造“南方水泥”。不久前又与唐山市“结盟”,意欲再斥资百亿打造“北方水泥”。而中国中材集团在收购新疆天山后,将主要力量集中于广东、湖南。
实际上,“央企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业内人士表示,“自去年开始,对于重点支持的大型水泥企业所开展的项目投资、重组兼并,政府部门和银行在项目核准、土地审批、信贷投放等方面均予以优先支持。”该人士分析认为,根据发改委报告的建议,今后大型企业在整合中可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它们将成为全国水泥重组整合舞台上的主角”。
来源:中国水泥网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