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宝钢、武钢、鞍钢国内三大钢厂“十二五”规划相继公布。作为国内一流钢厂,三大钢厂“十二五”期间产能规划均在6000万吨以上。
与此同时,面对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一长期趋势,规模扩张已经不是制胜法宝,兼并重组、发展多元业务在三大钢厂的“十二五”规划中均占有重要篇幅。
产能
●宝钢:2012年达到5000万吨产能,到2015年,形成“6600+X”万吨的产能规模,销售收入达到4400亿元。
●武钢:到2015年,产能规模达到6000万吨,其中:武钢本部1800-2000万吨、鄂钢500万吨、广西钢铁防城港钢铁基地1000万吨以上、广西钢铁柳州钢铁公司800-1000万吨、昆钢股份800-1000万吨、巴西钢厂500万吨。主业收入过3000亿元,跻身世界前六位。
●鞍钢:2015年集团钢产能达到6000万吨/年,到2015年,年产钢进入世界钢铁行业前五位。
在三大钢厂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宝钢产能目标的下调。2007年,徐乐江曾提出到2012年形成8000万吨的产能规模,但此次正式公布的产能目标比之前下调了1400万吨。
面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家并不鼓励钢铁行业的盲目扩张,最新发布国办34号文中规定,2011年前不再核准备案任何扩大产能的项目。
钢厂显然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宝钢表示,原先以规模扩张为主线的“精品加规模”将向以竞争力为目标、成本竞争力为基础、能力建设为中心转变。无独有偶,鞍钢也提出“从投资新建为主向投资新建与兼并重组并重转变”。武钢也表示,武钢表示,产能扩张不是简单拼量,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高附加值的6000万吨。
保障原料供应
●宝钢:将聚焦“有资源、有市场、有潜力”的区域,重点建立钢铁原料海外保障体系。
●武钢:“十二五”期间矿石完全自给。
●鞍钢:2015年铁精矿自给率达到65%以上。
与产能扩张较为谨慎的态度相比,三大钢厂在保障钢铁原料供应的态度上都很坚决,加强铁矿石等钢铁原料的保障力度均被提到了重要位置。今年频频在海外收购矿山的武钢“十二五”的目标是实现铁矿石的完全自给。如若钢厂能够实现铁矿石的自给,将对摆脱三大矿商的掣肘,实现我国钢铁行业的盈利产生重要影响。
发展多元业务
●宝钢:将持续提升和深化以钢铁为核心主业,以资源开发、钢材延伸加工、工程技术服务、煤化工、金融、再生资源利用和生产服务等为战略性多元业务的“1+6”组合发展模式,完善一业特强、相关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合力型产业结构。同时,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中积极捕捉机遇,发现快速增长的业务领域,孵化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新产业。
●武钢:钢铁相关产业收入达到1300亿元以上,占集团整体收入的30%以上。
●鞍钢:发挥央企示范优势,通过主业结构调整和适度多角化经营,加强产融结合和信息化建设。
实际上除宝钢、武钢、鞍钢这三大钢厂外,国内其他钢厂也积极将触角延伸到钢铁产业链的两端,发展多元业务。正如宝钢所言,“在产能严重过剩、同质化竞争加剧、资源成本高企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钢铁业将进入与低盈利时代相适应的低速发展阶段。”多元化发展或许正是钢厂应对这一现实的无奈选择。
来源:钢之家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