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中国能源局官员随后表示质疑上述说法。实际上,是不是全球最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国如何尽快转变以高能耗为代价的能源经济发展模式、全力迎战碳减排大考。
由于各国能源禀赋差异,油当量和热值折算标准不同,导致一国能源消耗的数据很难直接对比,这也是我国能源局官员对于国际能源署最新公布结果表示质疑的原因。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中国去年的能源消耗量总计22.52亿吨油当量,比美国消耗的21.7亿吨高出约4%。但根据我国统计局2009年统计公报,我国去年能源消费总量31.0亿吨标准煤,美国的数据不得而知,难以对比。
如果以通用的用电量指标对比,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用电量为41130.7亿千瓦时,居第一位;中国用电量为30726.7亿千瓦时,居第二位。中国2009年的用电量为36595亿千瓦时,低于美国2007年的水平。
我国大力践行“降能耗、压减排”思路,“十一五”期间的单位GDP能耗目标是下降20%左右,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采取了淘汰落后产能、限制过剩产能、鼓励节能减排等多项政策。尽管如此,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的势头明显。数据显示,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幅分别为9.3%、7.8%、4%、6.3%。以这样的速度推算,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超越美国不是没有可能。
伴随能源消费总量迅速增长,我国碳减排的压力日益加大。如何保证碳减排目标顺利实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来看,可以从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总量三方面入手。
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投资结构。鼓励针对包括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及非化石能源的投资,逐步降低煤炭、石油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这将在能源“十二五”规划中有所体现。
继续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除关停小煤矿、小火电机组、淘汰老旧设备外,要鼓励能源科技的研发,鼓励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避免新兴产业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尴尬。
此外,要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尽管从人均能源消耗量上看,我国目前的水平依旧低于不少发达国家,可以以此为理由争取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权利,但同时也需要控制能源消耗总量。毕竟,能源需求量的持续大幅上涨必将带来能源供给压力,而能源对外依存度过高直接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
坚持节能优先,努力构建节能导向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保障合理用能、鼓励节约用能、限制过度用能,只有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遏制我国能源消费增长过快的局面,在化解来自国际碳减排压力的同时,为真正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