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煤层气 -> 最新报道

我国低质煤层气富集组合技术产业化获重大突破

2010/8/4 10:49:29       

   记者3日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获悉,由该院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低质煤层气非贵金属耐硫脱氧催化剂与工艺”技术成果,已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组合技术突破了煤层气安全利用的技术瓶颈,填补了国内外煤层气催化脱氧技术的空白,对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和避免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促进煤层气综合利用产业化和缓解我国天然气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据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高工周正明介绍,我国抽排的煤层气一般甲烷浓度为30%—80%,氧含量为3%—12%,并含有一定的硫化物。我国每年因采煤向大气排放的甲烷达200亿立方米以上(甲烷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1—24倍),而利用率不足10%,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要实现煤层气安全有效利用,就必须先脱除其中的氧,再经脱水、脱碳、脱氮处理后制得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或用作化工原料。因此,煤层气脱氧是实现煤层气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关键。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从2001年开始组织科技人员进行煤层气非贵金属耐硫脱氧催化剂与工艺的攻关。经过多年研试,2009年开展每小时100标准立方米煤层气脱氧中试并通过现场考核,完成了低质煤层气净化富集组合技术集成开发,编制了万吨级工业装置工艺软件包。周正明指出,该技术成果主要有两大创新点:一是选用非贵金属耐硫耐高温催化剂、脱氧处理费用低。二是创造性地提出了简捷合理的多段脱氧流程,显著提高了脱氧处理能力,降低了能耗,并且安全环保。

  据了解,西南院目前已为20多家企业完成了方案设计和投资报价。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教授级高工尹德胜预测,到2020年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由目前的2.7%增长到10%以上,年消费量达到1600亿—2100亿立方米,其中51%可由国内气田开采供应、39%可由进口液化天然气保障、10%则有赖于未来煤层气的开采利用。因此,该技术成果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来源:新华网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