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十二五

化工行业展示“十二五”科技发展蓝图

2010/10/25 14:46:07       

  业界高度关注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10月20日起公开征求意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科技部主任胡迁林在当天召开的全国化工科学技术大会上就《规划纲要》的编制情况及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说明。    
    剖析行业问题    

    《规划纲要》深入分析了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产业和产品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集中体现在石化产品、有机化工产品和高档新产品所占比重过低,高消耗、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比重偏高。目前,全行业总产值的65%以上由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精炼石油、基础化学原料和肥料制造等初级加工产品构成。离子膜烧碱只占烧碱总产量的69%,高浓度磷肥仅为磷肥总产量的73%,氟树脂中非聚四氟乙烯的比例仅为11%,远不能满足相关产业发展的需求。    

    行业发展不平衡,节能减排任务重。目前,全行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仅占1/3。生产效率、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石化工业的污染物排放始终位于全国工业领域前列,节能减排任务繁重。    

    能源、资源短缺严重。200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上升到51.3%,预计到2020年对外依存度有可能超过60%。化学矿资源短缺问题也十分突出,特别是硫、磷等重要资源已濒临枯竭,氯化钾对外依存度超过50%。     

    为此,《规划纲要》强调,要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节能减排水平,突破能源资源瓶颈;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石化产业由资本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提出总体目标     

    针对石化产业存在的问题,《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行业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总体目标:到2015年,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攻克30~50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自行研制8~10套大型成套石油和化工装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开发一批高性能、绿色和高附加值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精细化工率由“十一五”末的45%提高到50%;发展一批油气勘探开发、新型煤化工、生物化工等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取得突破,在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开发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大力开发和推广低碳技术,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深入,“十二五”末高耗能产品单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耗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再降10%,主要产品实现清洁生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再降10%;创新体系建设显著增强,在若干重点领域建成一批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成5~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0~1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确立六大任务     

    《规划纲要》确立了“十二五”期间行业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的六大重点任务:一是围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重点突破和发展大宗合成材料、关键合成材料的高性能化、低成本化制造技术,重点突破和发展产品的精细化、专用化、高附加值化技术。二是围绕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大力发展新催化材料与技术、新分离材料与技术、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及节能减排技术等。三是围绕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及国计民生重大需求,大力发展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子午胎、绿色农药、高性能染料、清洁油品等制备技术。四是围绕突破资源、能源、环境制约,着力发展新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重质油等劣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现代煤化工技术、生物技术等。五是围绕培育化工新材料、新型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制备与产业化技术。六是围绕支撑化学工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光化学、离子液体、二氧化碳减排和利用等先进、绿色技术。     

    胡迁林表示,征求意见稿还需要全行业共同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以完善,使《规划纲要》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引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化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