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储量最多的化石燃料。世界上煤炭储量最多的前三位是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煤炭在我国的使用最为广泛,无论是从工业上还是民间使用的范围来看,煤炭在我国的使用地位仍是最基础的、最广泛的和最重要的。
相比世界上对石油和天然气稀缺资源而言,煤炭清洁利用的开发和利用远比去找更多油气资源更具现实价值。我国的地域辽阔、气候带分布和地形等多复杂因素给了我们更多机会综合利用能源类型,从有的放矢到复合利用资源,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的能源产业发展布局。
煤化工产业是从煤炭的本质属性多角度利用化石燃料。作为煤化工的一种高技术产业,煤炼油项目在中国的充分发展是长期的、曲折的和具有前瞻性的。
追其原因,首先,将煤炭转化成液体燃料的成本比提炼原油的陈本高,虽然原煤本身的价格比较低廉,但将原煤转化成液体燃料的成本支出已经和原油进口的费用相差不多。原油市场的高度运行,已经避免了所谓的石油危机。除了欧佩克石油组织成员国的产油规划,还有北海油田、亚太区域和新兴产油地区的兴起,所有这些已经为煤炼油的必须实施设了无形屏障。从成本出发,煤炼油项目已经被我们几次拾起又放下。
南非Sasol工艺已经成为世界上一流的煤炼油工业。除此以外,日本、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的煤炭液化水平也处于世界前列。上个世纪中叶,在全球经济复苏和石油危机下,我国曾计划实施大量煤炼油项目。本世纪初,又是因为石油价格的高位运行,此类项目再次复苏。
2008年,中国神华集团启动了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个工业化煤制油项目。兖矿集团的陕西榆林项目、潞安集团煤炼油项目等都是我国重新开始煤炼油世纪工程的开始。我国煤炼油之路在曲折中前行。
来源:能源界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