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钢铁流通规模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但在“十二五”期间,其规模增速或将趋于平缓。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日前如是表示,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在这两个五年规划交替之际,认真研判我国钢铁流通业的发展趋势,理清钢铁流通行业的发展思路,对于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钢铁流通持续、较快、健康发展尤其重要。
事实上,这一趋向在今年上半年便已经显现。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今年前5个月,国内市场消费粗钢25739万吨,同比增长仅18.1%。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月份同比增长了29.6%,随后逐月递减,到5月份,只增长了10.02%,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新低,也是近几年的新低。
而与其相反,国内钢材库存却不断上演日渐增加的大戏。
今年6月末,全国26个钢材市场5个钢材品种的平均库存量较去年同期上升了75.3%。
对此,何黎明援引数据分析,在“十一五”期间,钢、钢材、铁矿石、生铁的消费量分别为年均增长14.1%、15.4%、16%、11.8%,而在“十二五”期间,这一数字将分别为9.6%、8%、14%、9%。
他认为,“未来钢铁流通规模高速增长的势头会趋于平缓。”规模扩张、以“量”取胜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钢铁流通企业的发展模式必须向提升服务、以“质”取胜转变。
当提及增长平缓的主要原因时,何黎明指出,一是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进程的平稳发展,从本世纪初开始的电力电信、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过了投资的高峰期或高速增长期。二是中央提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特别是最近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平衡增长和包容性增长,高成本、高产能、低利润和单纯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发展方式将会受到抑制。
除此之外,还有2008年底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后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陆续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将逐步进入正常发展轨道;同时,近期国家公布了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盲目扩大钢铁投资、增加粗钢产量的发展模式即将终结。
当然,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是,未来钢铁制造业面临着铁矿石、废钢和焦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水电油气及运输成本上升、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等多重压力,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削弱,规模扩大的空间显得十分有限。
与此同时,何黎明提道,“未来钢铁流通的核心还是现代物流。”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大加快了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速度,惟有物流不能依靠科技在瞬间实现。
他告诉笔者,尤其是钢铁流通业,要加快降低流通成本与提高流通效率,必须发展现代物流。在“十二五”期间,钢铁流通企业应该更加关注现代物流,积极采用现代流通方式,应用现代物流技术,提高钢铁流通的现代化水平。
来源:现代物流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