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政府、地方企业与央企中,无论矿权与气权被谁收归,都将是损害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利刃。
2010年12月中旬,国务院正式批准山西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获得资源改革转型“先行先试”权。作为“综改区”重要改革内容之一,煤层气开采“气随煤走、两权合一”的方案有望获批。而此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文,新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获得煤层气对外合作专营权,打破了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联煤)的独家垄断。
近两年,随着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天然气逐渐成为利润丰厚的“蛋糕”产业,各能源企业竞相进入。搭上天然气价改顺风车,人们对页岩气、煤制气及煤层气未来发展前景也极为看好,政府也明确提出将加大对上述产业的扶持力度。
众所周知,煤层气、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存在着前期投入资金高、经营风险高、技术开发难度高的“三高”特点。除此之外,配套的输气管铺设、煤层气液化、瓦斯提纯设施建设也比较复杂,技术要求高。因此,要实现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解决“三高”问题,就必须要集众人之力,上下齐心,加快技术引进及转化,促使资金渠道多元化,同时需要政府大力扶持。但实际上,要让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央企等利益主体齐心协力,就必须要建立科学的商业模式,增强政策针对性,从而理顺各方利益关系。
两权之争
中国煤层气产业从1996年就开始起步,但到2008年底产量仍不足5亿立方米,发展严重滞后。究其原因,除了技术方面的限制外,最根本的还是商业模式建设滞后。
当前,矿权、气权之争及对外合作专营权的垄断,成为制约煤层气产业发展的两大顽疾。而此次两权合一,打破了中联煤公司的独家垄断,解决了两权之争和对外合作专营权垄断问题。但是要建立理顺各方主体利益关系的商业模式,这仍然不够。
从此次石化企业山西圈气遭到山西省政府的强烈反对来看,政府相关措施并没有完全解决存在于央企、地方企业、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纠葛。
具体来看,对于山西省政府而言,近几年,煤炭资源整合及产业结构调整后,失去煤炭产业支撑,地方经济增长面临极大压力。
但近年来,国家鼓励煤层气产业发展,包括上游煤层气开发与井下抽放,中游输气管道铺设,下游煤层气液化、瓦斯气提纯、发电、储气罐、加气站、化工利用等工程建设。煤层气产业将极大地带动许多相关产业发展,成为山西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因此,地方政府不愿意气权被央企独占,更愿意气矿由地方企业来开发。
对于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来说,山西是全国煤层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储量大约在10万亿立方米以上,占全国的1/3,且分布集中,埋藏浅,甲烷含量高,大规模开发前景广阔。
而近几年,随着天然气价改的市场化推进,煤层气将成为能源企业未来利润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毫不夸张地说,谁占据山西煤层气资源最多,谁就从根本上掌握了未来煤层气市场的主导权。
在中国的主要油气资源和市场份额中,央企均处主体地位,对于民营资本或外资而言,能够开发的能源产品和新兴市场并不多,煤层气产业恰恰是这为数不多的资源比较富肥的产业,因此各企业也都积极考虑,如何在地方与央企的博弈中分得一杯羹。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