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广州古港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1300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广州通海夷道”是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至清朝,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和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使广州港发展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华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始连续3年,港口货物吞量保持每年以5000万吨的速度增长;2006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居中国沿海港口第三位,世界港口第五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66万标准箱,居全国第五。目前,广州港已通达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个港口以及国内100多个港口。
广州港地处珠江入海口和我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地带,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东江、西江、北江在此汇流入海。通过珠江三角洲水网,广州港与珠三角各大城市以及与香港、澳门相通,由西江联系我国西南地区,经伶仃洋出海航道与我国沿海及世界诸港相联。
广州港港区划分为内港、黄埔、新沙和南沙等4大港区和珠江口锚地组成。拥有一批设施先进的大型集装箱、煤炭、粮食、石油和化工等专业化深水码头,以及华南地区最大的滚装船码头。截至2006年底,广州港拥有各类码头泊位631个,锚地88个,浮筒2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59个,最大靠泊能力15万吨。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中心,水路、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发达,已形成了辐射东南亚,连通世界各地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尤其是珠三角河道纵横交错,航运资源条件优越,拥有“江海直达,连通港澳”得天独厚的航运条件:通过实施出海航道一、二期工程和航道拓宽工程,广州港出海航道底标高为
广州所处的珠三角地区内河航运发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通航1000吨级及以上标准航道为骨干,以四级航道为基础,江海直达,连通港澳的航道运输网;与西南等省区衔接的省际通航能力大大提高;粤东、粤北山区通航条件也得到很大改善。
在未来的发展中,广州港将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强港为目标,以和谐发展为主题,切实抓好深水航道和大型专业泊位建设,加快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建设和升级,继续优化港口结构,扎实推动广州港航事业全面、快速、和谐发展。
“十一五”期间,广州港计划投资200多亿元,设39个深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6924万吨和604万标箱。通过积极开发建设南沙新港区,改建善出海航道条件,建设一批大型集装箱、能源、原材料等专业化泊位,预计到2010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4亿吨、集装箱达到1400万标箱,将成为以能源、原材料等货物中转为主,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集装箱运输的干线港和现代化的综合性主枢纽港。
根据交通部《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纲要》,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及西江航运干线内河水运基本实现现代化,形成以三级及以上航道为骨架的泛珠江三角洲航道体系,按规划标准建成西南水运出海南、中、北三线通道,相应建设闽江、澜沧江等航道,完善航道支持保障系统和港口功能;基本建成泛珠江三角洲内河集装箱运输体系、大宗散货运输体系、西部地区物资江海转运体系,水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