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节能与环保 -> 煤炭环保

东莞:推广水煤浆 政府一头热

2011/9/7 9:29:18       

有政协委员认为,推广水煤浆在企业中并没有形成规模。

昨日,东莞市政协召开十一届二十三次常委会议,副市长吴道闻向政协常委会作东莞市发展新能源及节能产业工作情况汇报,市政协5个专门委员会进行专题发言。

根据专门委员会专题发言,东莞市新能源及节能产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推广水煤浆似乎变成政府“一头热”,不少企业并没有形成规模;东莞在新能源汽车整车方面有一定基础,但有技术却没有市场;垃圾填埋与焚烧发电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令人担忧。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水煤浆能源推广不理想

东莞市政协委员、东莞市委党校副校长张惠玲说,2008年东莞市推广应用水煤浆工作,市政府印发了《东莞市推广应用水煤浆实施意见》,原计划在一至两年内选择50家企业推广试点,财政给予补贴。原计划5年内培育2-3家生产水煤浆的龙头企业,力争生产力达700万吨以上。

目前,只有6家企业申报试点,4家符合条件验收。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东莞有10家企业使用水煤浆。从现状看,推广水煤浆似乎变成政府“一头热”,不少企业并没有形成规模。东莞有2家生产水煤浆的企业,一家生产自用,一家转为生产天然气。

与东莞市企业“不感冒”相对比,水煤浆在其他城市受到重视。目前有深圳、广州、佛山、清远、中山、惠州等地的部分企业,正积极与东莞市水煤浆生产企业洽谈合作事宜。

张惠玲认为,水煤浆推广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与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有关。东莞市除对试点单位1个锅炉一次性给予改造投入20%的补贴外(单个企业最高补贴100万元),在商业贷款和税收方面缺乏扶持政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使用的积极性。

张惠玲建议,东莞市政府需要加强产业研究和政策扶持,加强政府部门沟通,形成水煤浆价格与国际能源价格挂钩的定价机制,以期使水煤浆产业更快发展。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新能源汽车有技术无市场

东莞市政协委员、东莞气象台副台长黄锋说,东莞将电动汽车列为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动汽车的配套部件主要由电池、电机和电控三部分组成,东莞在前两部分的配套产业有一定的基础支撑。

目前,东莞在新能源汽车整车方面有一定基础且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如中山大学东莞研究院生产出样车,但市场培育裹足不前,因没有进入国家生产目录不能上路,有技术却没有市场。东莞的充(换)电站和充(换)电管理的技术已较成熟,但至今没建成一座电动汽车公共充(换)电站。

黄锋说,整车厂是东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软肋。建议采取引进和本土培育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加强与境内外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联系和合作,吸引和支持其来莞投资建厂,利用世界先进的技术,带动东莞市电动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链与之对接,并大力推动本土的研究成果在本地生根开花结果。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和文史委员会:

垃圾填埋与焚烧发电都不容乐观

东莞市政协委员、东莞市建筑协会秘书长郑金伙说,目前东莞垃圾焚烧发电在市区、横沥镇、厚街镇三座发电厂。随着横沥垃圾处理厂二期的运营,今年东莞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5200/日,全市无害化垃圾处理率达到52%

但是,垃圾填埋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简易填埋场无国土规划文件,整治立项难;项目商业投资价值低,运营推广难;项目企业投资大,产能不稳定;渗沥液处理投入大,处理起来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工艺,目前仍需大量的资金投入。

垃圾焚烧发电情况也不乐观。部分镇区拖欠垃圾处理费,有垃圾焚烧电力公司反映,有些镇区拖欠费用最长达9个月,累计1922多万元,巨大的资金缺口给这些公司运营造成严重影响。此外,群众对垃圾填埋入焚烧发电存在一定程度的忧虑,故一些垃圾处理厂在筹建过程中,遭受周边市民群众的反对。

郑金伙建议,政府加快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加大垃圾填埋配套设备和技术引进,对垃圾填埋设备的引进给予资金补贴,税收给予优惠;严格监管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烟气排放;市财政统筹支付镇区垃圾处理费,并规划建设若干垃圾应急填埋场。

■相关

新能源产业刚起步 节能产业初具规模

南方日报讯 (记者/马喜生)在昨天的东莞市政协召开十一届二十三次常委会议上,副市长吴道闻向政协常委会作东莞市发展新能源及节能产业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吴道闻的汇报,东莞太阳能产业已形成产业链条,但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模仿和引进技术设备阶段,新能源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东莞的节能产业形成规模,主要体现在推广清洁能源、应用节能产品上。

太阳能产业链已形成,大型企业不多

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东莞市根据自身实际,把新能源产业中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及节能环保产业列入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扶持。

吴道闻在会上说,目前东莞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太阳能产业链条。在光伏玻璃制造、光热利用、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装备、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光伏逆变器的生产等各方面,东莞市有不少龙头企业。

虽然东莞从事这些链条的企业大幅增加,但真正能够独占鳌头的大型企业并不多,基本上还停留在模仿和引进技术设备,新能源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

近年来,东莞市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迅速,但应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为加快推进太阳能应用示范,广东五星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191.94万元,正在东莞同沙科技园五星太阳能产业园区内建设1.2兆瓦的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今年4月,中兴能源有限公司向东莞市政府提出申请,拟与市人民医院、图书馆、汽车客运站等单位合作,未来3年投资20亿元建设100兆瓦的光伏屋顶电站项目,所发电量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直接供给用户。

吴道闻说,新能源产品使用推广成本较高,投资回收期长,与传统能源相比经济优势不明显,因此,东莞市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推广清洁能源形成规模

吴道闻在会上说,东莞的节能产业形成规模,主要体现在推广清洁能源、应用节能产品上。

东莞市正大力推广使用水煤浆替代油燃料。2008年,市政府选择50家企业开展水煤浆锅炉的更换或者改造试点,并对新上、改用水煤浆的试点单位投入的20%给予补贴。2009年至2010年累计使用水煤浆35万吨,代替燃料油14.6万吨,实现减排二氧化硫7000吨。

目前,除了市政府推动节能技术服务体系,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也加入这个行业。东莞市有5家企业通过省的节能技术服务单位备案,9家企业通过国家发改委的节能服务公司备案。

推广应用节能也是东莞市一项惠及民生的举措。2008年至2010年,东莞市累计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64万只,估算年节电量7933万千瓦时(2.77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7.92万吨,二氧化硫0.79万吨。此外,东莞推广LED节能照明,2010年东莞配置功率大于100瓦的太阳能—电能转换匹配器,实现超过85%的转换存储效率。

 

来源:南方日报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