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到成为国家标准,不到3年时间,陕西省神木县兰炭产业走过了一条“涅槃”之路。
记者24日走进上榆树峁工业集中区,这里聚集着当地三家年产60万吨大型兰炭的企业。在神木县恒东煤化公司,记者看到,在这里再也没有到处冒着黑烟的小煤炉,原来在生产过程中伴生并废弃的煤焦油和尾气,经过现代化的生产和工艺,已经全部实现回收利用。过去直接排放的尾气,经过管道输送到附近的发电厂,成为发电的动力;而煤焦油也成为柴油等油制品的原材料,实现了产业升级和循环利用。
神(木)府(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区,煤质好,也是兰炭的主要产区,兰炭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兰炭燃烧效率高,发热量大,也是电石、铁合金等众多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
作为神木县兰炭协会副会长和恒东煤化公司董事长,53岁的沙沟峁村村支部书记赵存发见证了兰炭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他说,以前的土焦炼兰炭,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更为严重的是,致使经济价值很高的煤焦油渗入地下,煤气排向空中,是典型的高污染、高浪费,因此,土焦盛行的年代,关停的“警报”经常响起。土焦遍布的神木甚至一度被列入“黑三角”,在国家有关部门“挂了号”。
赵存发向记者回忆起当年的情况。“仅神木县西沟办事处一带,就有28家小焦化厂。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尾气直接排放,污染相当严重。”
神木县煤化工产业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当时兰炭企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兰炭产业没有得到国家有关方面的产业政策认可,没有统一产品质量标准和行业准入条件;二是兰炭企业污染环境状况并没有得到大的改观;三是兰炭企业普遍规模小,难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痛定思痛,根据县政府统一规划,西沟办事处的28家小焦化厂整合为3家年产60万吨的兰炭企业,并联合投资4亿多元建设发电厂。”赵存发说,整合前,最大的小焦化不到10万吨;整合后,每家兰炭产量除了生产60万吨兰炭外,伴生的6万吨煤焦油和6亿立方米煤气全部回收利用,实现了尾气零排放和煤焦油的回收,不仅污染消除了,而且促进了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实现了产业升级,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
为了保住这一产业,神木县将原有的120多家小兰炭企业整合为23家年产60万吨以上的兰炭生产线,上大关小,淘汰落后工艺。2008年5月,全国兰炭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神木召开。兰炭行业五个行业标准在神木形成,2010年12月,这些产业标准列入国家发改委产业目录,神木兰炭成为国家行业标准。2011年2月通过审核,开始在全国推行。
神木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实施的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业的政策给了神木兰炭企业整合发展的一个机遇,也是神木兰炭产业做大做强的一个契机。
据了解,全县规划新建的23家年产60万吨以上兰炭项目全部整合建成后,产能将达1600多万吨。新的项目全部进行了尾气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回用、烟气脱硫处理,实现了规模生产和循环利用,达到环保标准。神木兰炭走上了规模化、绿色化的循环发展之路。神木县煤化工产业办工作人员王换军向记者介绍说,目前,神木兰炭已经注册商标,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地理标志保护。
赵存发向记者介绍说:“目前,由3家兰炭企业投资的发电厂一期5万千瓦机组已并网发电近一年,效益良好,日发电量100万千瓦时。二期项目正在筹建中,明年有望并网发电。通过整合,实现了产业升级,村民均在煤矿和兰炭企业有入股,年均分红收益达30%以上。”
来源:新华网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