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台河,搬来经济发展的“金山银山”,靠焦化。能给百姓带来愉悦、健康的,除了富足,还有更重要的绿水青山。煤城人喊出了“要发展,更要环保;要小康,更要健康”的口号,在打造“煤焦之都”的同时,正在迎回绿水青山。
机电厂小区是七台河市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近来,这里的空气清新了许多,烟尘异味小多了。据有关部门监测显示,小区两年内环境质量改善59%。经过治理,全市13家重点污染的焦化企业治理成效明显显现。全市几年来取缔了60家小焦化厂,36.4%的焦窑被拆毁,使黑烟不再起……
焦化产业的实施,给七台河经济带来了无限生机。然而,面对环境污染的现实,他们没有只顾把眼光放在GDP和财政收入上。管理这把利剑,正在有序地“斩杀”着污染物,正在把蓝天碧水、百姓的渴望,悄然送回。
市环保部门历经两个多月,制定出《焦化企业环保达标守则》。守则对于13家焦化企业治理污染来说,是一本“宝典”。哪家焦化企业有哪些污染,需在哪个细节进行控制,规定的明明白白。对老焦化企业,实行“三级”管理,即区县环保部门派驻厂员,对重点污染大户实行24小时监控;市环保局分区域派监管服务小组,驻厂监管;市督察组不间断地抽查。对于新焦化企业,实行“四级”管理,管理更细致、更有效。
市里规定,从6月5日开始,在建焦化项目环保设备不“三同时”配套达标的,不经区环保局、区政府和市环保局组织检查预验收,并报市焦化企业环境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审批的,绝不准温炉或注煤。
焦化企业的老板对于环保的认识和投入,经历了一个从不认识到逐渐认识,从不投入到不断加大投入的过程。以前是躲着不愿上环保设施,现在是主动上环保设施。美华公司在去年为环保投资280多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又拿出130多万元,改造地面除尘设备和维修炉体窜漏等,治理污染的劲头上来了。鑫源公司改造了冷鼓系统,焦炉烟囱“冒黑烟”问题明显减轻;宝泰隆公司与山西地面除尘站发明人李久林先生签订了总投资800万元的地面除尘站工程合同;吉伟公司首家购置了焦化废水处理设施,目前正在安装;万昌、聚丰公司也将于近期配套建设焦化废水处理站。
他们把治理污染与为百姓和企业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机电厂小区搬迁治理工程被列为“开展十项利民行动、办好三十五件实事”之一,采取搬迁居民、治理污染、加强建设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计划投资近1.6亿元,用五年时间完成2226户居民的搬迁,力争两年内改变环境状况。市委书记每天早晨站在桃山顶观察机电厂小区焦化企业污染治理情况。新兴区领导带队轮流值班,昼夜驻厂监管服务达1748人次,管理之实,管理之严,可见一斑。市环保局聘请环保专家,到现场为焦化企业治理污染会诊把脉,帮企业选择上什么样的设备才最有效,才最能达到预期效果,企业对此拍手叫好。
据介绍,13家焦化企业全都按照《环保达标守则》规定的“良方”“治病”。目前,焦化企业已基本完成两个阶段的治理任务,正在进入长效达标治理阶段。13家焦化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效正在明显显现。总的看,污染物排放总量正在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