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中华环保世纪行上海组委会获悉,今年是上海市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起步年,市政府首次成立了由市长和三位副市长挂帅的市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建立了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机制和工作网络,一举夺得了开门红: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绿化建设、重点工业区整治、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六个领域各项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今年共启动了161项工作任务,占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总数的59%,超过预定的计划目标。
据了解,今年水环境治理实质性推进,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污水治理三期、竹园和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等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建设;11个郊区污水处理厂和7个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启动实施;对中心城区苏州河南北两片21条重点河道进行了整治。大气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全市共完成493台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创建“基本无燃煤街道”21个、“基本无燃煤区”约114平方公里;机动车新车实施了欧II标准,基本建成在用车检测/维护中心站,启动实施燃油助动车淘汰工作。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进展顺利,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已达50%,95%的农村地区建立了生活垃圾收集系统;老港填埋场四期工程等一批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工程中标投资人特许经营权协议正式签署。
其次,绿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心城区完成外环线400米林带、广场公园三期等一批公共绿地,建成各类绿地4155公顷;郊区生态林建设有序推进,完成绿化造林9204公顷;九段沙湿地和崇明东滩申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进展顺利。工业污染整治稳步推进,完成了外环线内45家污染企业结构调整和搬迁工作;桃浦工业区完成了6家产生恶臭的企业(生产线)结构调整;吴淞工业区完成了无组织排放烟粉尘摸底,集中供热B网初步建成;吴泾工业区环境整治规划工作启动。农业生态保护和建设有序开展,通过结构调整、提高栽培技术、加强农田管理,化肥和农药用量分别减少2.4万吨和245吨;水源保护区畜禽牧场已基本确定了关闭、搬迁方案,开工建设3个有机肥加工利用中心项目。
据悉,上海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03-2005年)的总体目标是:到2005年,全市总体环境质量处于全国大城市先进水平,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环境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