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煤电联动 -> 相关文章

“顺理成章”走向僵局? 煤电博弈相煎何太急

2006/1/22 16:39:36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新年伊始,国家发改委宣布取消2004年底出台的电煤价格临时性干预措施,改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电煤价格。这一政策的出台,应该出于两点判断:一、今年煤炭供需可望保持总体平衡;二、建立市场导向的、完善健全的能源价格体系,不仅关乎煤、电两部门长期纷争能否消解,更是驱动中国经济由“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式增长而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回归之根本所在。

    初衷虽好,但从“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传来的消息却有南辕北辙的迹象:煤炭企业自认为并不过分的涨价愿望并未得到电力企业丝毫认可,

历时10天的“全煤会”在热闹与遗憾中收场,华能等五大电力集团没有签下一笔合同。煤、电博弈正在不遂人意但又“顺理成章”地走向僵局。

    改革的配套性决定了改革的成与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1992年开始实行的煤炭价格双轨制,到2004年底出台的煤电价格联动方案,再到今年初宣布放开电煤价格,其间的政策演变基本沿着逐步减少政府干预、不断强化市场取向的轨迹而行进。从根本上来说,这仍然显著地表现为中国经济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局部、非系统化特征,而问题则在于,这种尽量绕开最主要矛盾的做法固然在一定阶段策略地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锢、争取到了最广泛的支持,但在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利益集团不断分化并最终出现冲突的今天,类似煤、电之争这样“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纠葛,清楚不过地标志着增量的、帕累托式的改革理应为整体的、攻坚式的改革所替代。

    仍然回到煤炭价格问题上来。从表面上看,眼下出现的胶着乃至僵持局面缘自电力生产与销售环节尚未实行市场化,因此上游电煤价格放开并不能通过产业链条传导至下游,这种一头放开一头封死的做法在煤炭价格总体趋升的情况下,必定减损长期“以煤养电”保护下的电企利益。而若从更深远的视野来看,中国半市场化的能源价格体系,维护着的依然是国家对于土地、水流、矿产、能源以及环境等自然资源并不很明晰的所有权,以及依靠廉价要素(包括劳动力)大量投入以拉动的增长方式。很显然,对于这一利益格局的挑战,必须作出极为艰难的抉择。

    作为第一基础产业,“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是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基本方针,煤、电两部门长期口角不断的局面必须下大力气予以扭转,非如此,不仅其自身效率提升难有保障,基建于此上的整个经济体运行亦将面临严重的瓶颈约束。这不是一个加加减减式的技术性问题,而是事关全局的战略转型之部分。因此,仅有电煤价格的放开是不够的,需要厘清的首先应该是市场与政府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的目的何在。


信息来源:人民网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