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2006年12月26日发表记者调查,对12月初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的一场大面积停暖事件进行调查、反思。
2006年以来,由于原煤供应紧张的局面一直未能缓解,为不耽误生产,一些电厂只好委屈求全,从一些小煤窑进煤。而由于原煤供不应求,一些黑心的矿主向原煤里大量掺杂石头,或者以次充好,不合格的原煤进入了电厂的炉膛,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电厂的缺煤之痛其实是能源匮乏之痛。作为不可再生的煤炭能源,随着煤炭使用和开采的增多而正在一天天减少,煤炭资源库存量的不足直接影响着市场行情,这是市场规律。不可否认,煤炭资源正遏制着电厂的命脉,我们也不难想象,一旦煤炭供应链出现断层,电厂的处境将是何等的尴尬和艰难?
缺煤之痛的背后,折射的是我国电厂结构的单一。在我国,主要以火力发电为主,意味着把大部分电厂的命运都交给了不可再生资源,这是相当危险的。短期内我们可以进行能源的挖掘和开采,可以保证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转,但从长远来看,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电厂必然面临着能源缺乏之痛。
近年来,我国的大水电、小水电以及风能发电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是,这些发电企业的比例还远远不够。虽然我国建设了三峡这样的大型水能发电企业,但对于人多地广、经济快速发展、对电能需求量巨大的中国来说,也难以完全满足需求。要想消除长远之虑,我们必须改善发电企业结构,建设多种形式的发电企业,以应对能源匮乏之忧。提倡多种形式的发电企业,既是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一剂良药,也是保护不可再生能源的有效途径。
新华网 (0)池墨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