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泥用煤出现的主要问题
1、煤炭价格不断上涨
浙江省今年以来煤炭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6.9%,比2003年末涨20.2%,创十年来新高。如江山虎球水泥公司、三源集团等企业的省外烟煤到厂价为660~680元/吨,已逼近700元/吨。广东省的烟煤价格超过了600元/吨,广东塔牌集团、亨达利水泥公司等企业的省 外烟煤到厂价为600~620元/吨。湖南省水泥企业省外烟煤到厂价为550~650元/吨,省内烟煤到厂价为450~550元/吨。今年1~5月份,全省水泥用煤平均价格520元/吨,同比上涨215.3%以上。该省前几年1吨水泥价钱相当于2吨煤的价钱,现在2~3吨水泥价钱才相当于1吨煤的价钱。辽宁省部份重点水泥企业用煤的资源优势已不复存,今年以来煤炭价格平均为410元/吨,同比上升130元/吨,增幅达46.4%。河南是煤炭资源大省,但孟电水泥公司的董事长为了解决企业生产用煤,不得不住在山西买煤。河南省2004年全省水泥生产用煤的价格平均上涨120元/吨、电价平均上涨7分,今年仍在继续上涨。安徽海螺集团的煤炭到厂价536元/吨,比去年平均每吨上涨180元。山水集团省外煤炭的到厂价从2002年170元/吨涨到现在410元/吨,涨了近2.5倍。2000年赤峰远航水泥公司当地烟煤的到厂价为150元/吨,现在采用准噶尔烟煤的到厂价为420元/吨,煤价上涨近3倍。主要省份水泥企业购煤到厂价见下表:
今年以来部份省市水泥企业用煤到厂价 (元/吨)
地区 |
省外烟煤 |
省内烟煤 |
省内无烟煤 |
北京 |
397~410 |
|
300 |
河北 |
455 |
410~455 |
|
山西 |
|
390~510 |
|
内蒙 |
|
420 |
|
江苏 |
540~580 |
590 |
|
浙江 |
660~680 |
400~525 |
|
河南 |
460 |
340~365 |
590 |
山东 |
570 |
410~630 |
|
福建 |
|
|
450~520 |
江西 |
510~640 |
|
|
湖南 |
550~650 |
450~550 |
400左右 |
广东 |
480~620 |
|
450~540 |
四川 |
|
380 |
330~380 |
重庆 |
|
|
290~405 |
云南 |
|
350~510 |
370 |
贵州 |
|
355 |
280~350 |
2、运输费用水涨船高
海螺集团水泥用煤的运费比去年上涨30%。山水集团采购煤炭的吨公里运价从2002年的0.24元涨至现在的0.30元。广东塔牌集团省外烟煤的运费(铁路+水路)达300元/吨以上,约占到厂煤价的一半;广东亨达利水泥公司采购省外烟煤,仅水路运费就达150元/吨。四川省部份水泥企业反映,今年采用省内煤炭的公路运费已比去年涨1/3以上。赤峰远航水泥公司采用省内烟煤的运费为230元/吨,已占煤价的1/2以上。辽宁省部份水泥企业煤炭运价上涨的增幅已达35%以上。
3、煤炭质量严重下降,主要表现为:
(1)挥发份降低
水泥生产要求煤的挥发份平均在28%左右。本次调查显示,安徽纵阳海螺、华新集团阳新公司、华润平南、辽宁渤海、黑龙江浩良河、中联巨龙淮海、太原狮头、昆明水泥厂、开远水泥厂、贵州江电葛洲坝、河南孟电、焦作坚固等多家新型干法水泥企业的煤炭挥发份在11%~24%之间,平均比正常生产要求至少下降了10.5%。
(2)灰份增高
水泥正常生产要求煤炭的灰份在30%以下。被调查企业中,大多数企业的煤炭灰份均在30%以上。其中:广西华润平南、黑龙江浩良河、山西太原狮头、大连水泥、云南开远水泥厂等企业的煤质灰份都在38%以上;吉林亚泰、华新集团阳新公司的煤炭灰份月平均高达41%左右;湖南省23家水泥企业进厂煤炭灰份值大多在35%~40%之间,少数企业已高达46%。
(3)热值降低
水泥正常生产要求煤炭热值在21736kJ/kg以上。但是,现在很多企业所用煤炭的热值均达不到要求。安徽纵阳海螺、吉林亚泰、江西万年青、华润平南、昆明水泥厂、河南孟电、焦作坚固、赤峰远航等企业的煤炭热值低时仅为19000~20900kJ/kg;华新阳新、辽宁渤海集团、开远水泥厂等企业的煤炭热值更低,仅为17500~17900kJ/kg。与正常年份相比,分别平均降低了1786 kJ/kg和4036 kJ/kg。更明显的是位于产煤大省的太原狮头水泥公司,所用煤炭也质量不保,其热值居然低为16720 kJ/kg,距正常要求相差5016 kJ/kg。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煤炭掺假严重,质量每况愈下。究其主要原因是目前煤炭供应紧张且事故频发,煤炭生产企业普遍存在重安全轻质量,煤炭开采时根本不剥离顶板、底板及矸石,将其一并开采作为煤炭出厂。还有就是不法商贩乘机将堆积的煤矸石、泥煤、甚至粉煤灰掺入煤中一并出售。
2、流通环节哄抬价格。据悉,某些私营资本和港口及物资供应公司串通一气,借煤炭短缺之机,大肆囤积,然后提高售价。特别是江苏、浙江的一些企业深受其害。
3、运输紧张,滋生腐败。近年来,铁路运输一直紧张,再加上公路限载,因此在煤炭运输环节中存在一系列暗箱操作,造成运费一路飙升。
三、水泥企业深受其害
1、吨熟料实物煤耗增加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煤质原因,水泥企业的吨熟料实物煤耗量大大增加,目前新型干法窑为165~208公斤、湿法窑300~348公斤。
一般水泥企业生产要求煤的热值大于5500大卡,正常年份煤的热值按5500大卡计算,以新型干法窑吨熟料平均热耗780大卡、湿法窑1450大进行测算,其吨熟料平均实物煤耗分别为142公斤和264公斤。
与正常年份水泥生产相比,目前生产中新型干法窑、湿法窑的吨熟料平均实物煤耗分别比往常多增加44.5公斤/吨和60公斤/吨,分别提高了31.7%和22.7%。若以2004年旋窑水泥熟料产量(新型干法23616万吨/年,其它旋窑5925万吨/年)为基数,按目前的吨熟料平均实物煤耗作保守估算,2005年新型干法水泥和其它旋窑水泥的生产用煤至少要比正常年份多增加1406.40万吨/年(不含立窑)。其中:新型干法窑1050.91万吨/年,其它旋窑355.50万吨/年。
2、成本大幅上升
今年1~5月份水泥产量3.63亿吨,同比增长6.06%;销售收入877.84亿元,同比增长7.30%;利润7.13亿元,同比下降55.69亿元,下降幅度为88.65%。产量和销售收入增长,利润却大幅下降。虽然利润大幅下滑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因,但煤炭、电力价格上涨是最直接的原因。根据企业填报的水泥生产成本和目前的煤、电费用进行测算,煤、电费用已占水泥成本的80%左右,而在2004年以前一般仅占60%。2004年10月1日国家对六个高能耗行业电价上浮后,使每吨水泥的用电成本增加2~5元。
今年1~4月份,辽宁省煤炭及运输价格上涨,水泥成本大幅增加,行业亏损1.77亿元,同比增亏0.87亿元,增幅达97%;陕西省水泥用煤占生产成本已从去年同期20%增到30%,加上电价上调及其它生产要素涨价,使水泥平均成本上升25~30元/吨;云南省吨煤价同比涨80~120元,电价平均每度涨8分,造成省内新型干法吨水泥成本上升18~23元/吨,吨水泥售价同比下降20~40元;福建省无烟煤价格同比涨200元/吨,使生产成本增加30元/吨,吨水泥降价10~30元。巨龙淮海水泥公司省内烟煤到厂价580元/吨,比2003年上涨2倍多,造成水泥成本增加60元/吨,而水泥售价降40元/吨。
今年1~5月份,湖南省生产水泥1200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按照省外煤价平均上涨300元/吨、省内煤价格上涨250元/吨测算,除去物价上涨因素,全省水泥行业利润受煤炭价格影响,损失在10亿元以上。导致大部分企业经营惨淡,有的企业因此陷入困境。
近来由于水泥、熟料价格不断下降,而煤炭价格居高不下,使海螺集团的业绩水平有所下滑。在今年5月18日公布的安徽海螺水泥的公告中,海螺水泥对公司的经营范围和公司章程做了相应修改,在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增加了“煤炭批发、零售”的内容,以减轻其成本压力。
重庆市5月1日实行煤电价格联动,商业电价每度上调4分钱。以去年全市水泥需求量约为2400万吨,吨水泥平均耗电量100度左右来测算:仅商用电价上调一项,就意味着整个行业的成本增加9600万元,而去年重庆整个水泥行业利润仅5000多万元。如腾辉集团地维水泥公司的电力成本占公司总成本的30%,仅电价上涨,每月要多支出80~90万元,一年即上千万元。
3、严重影响窑的安全运转
煤炭挥发份降低,大大影响了水泥生产用煤的着火温度、燃烧时间及煤粉细度;而灰份增加、热值降低,对原料配料及熟料成分影响更大。再加上煤的质量波动大,以热值为例:纵阳海螺19420~22840kJ/kg、辽宁渤海17276~21175kJ/kg、大连水泥集团17458~21636 kJ/kg、江西万年青19000~23000kJ/kg,其煤质不稳定使企业采取的均化措施已达不到预期的均化质量,严重影响了水泥生产各项工艺参数的稳定、窑的安全运转以及熟料的质量。
四、意见及建议
今年以来,水泥市场的价格竞争已经白热化,在原燃材料正常采购供应和市场正常竞争的情况下,有利于优胜劣汰、促进结构调整。但煤炭生产不重质量、流通环节严重掺假、不法商贩哄抬煤价、运输环节暗箱操作等恶劣行为,使煤电费用在水泥成本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企业效益急剧下降,企业已不堪重负。最近,财政部、国家税务局联合下发通知,提高我国8省市区的煤炭资源税额。煤炭价格还有上涨的可能。这种局面若持续下去,将危机到企业的稳定和水泥行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创建和谐社会。
为解决水泥企业的困难,我会建议:
1、煤炭的质量从源头抓起,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观念。对煤炭质量与生产安全的监督和检查,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在煤炭供应不紧张时期,有些企业按煤炭的热值付费。建议制定按质论价的法规和实施细则。
3、整顿煤市,严厉打击和制裁煤炭掺假、囤积哄抬煤价、运输环节暗箱操作等不法行为。
4、实行扶优扶强政策,保证大型新型干法水泥企业,特别是大型水泥集团用煤的数量、质量及合理的价格,并提供运输方便。
5、减少煤炭资源的出口,首先保证国内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