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前宣布今年将有重大市场化改革的“全煤会”对于煤、电双方都是大事。几天来记者在全国重点煤炭订货会上,试图探寻今年电煤订货市场化的步伐。
煤电联动曲高和寡?
“今年最重要的是推行了煤电价格联动。 ”已获国务院批准的煤电价格联动方案是会前经双方一周多谈判和政府协调形成的。其主导思想是:煤价随市场调节,电价随煤价作相应调整,电煤采购价格低于市场煤价。本次订货会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的电煤价格统一在去年9月价格基础上上浮8%。其中上浮价格的30%由电力企业消化。
应该说在目前情况下,煤电联动是解决两大行业之争的一个好办法。但“全煤会”上一位发电集团燃料部门负责人介绍,某地采购的电煤去年5月合同价为202元/吨,到9月份已涨到315元/吨,煤炭涨价使电力企业燃料成本增加50%。大唐集团在河南6家火电厂每年需电煤1400多万吨。如每吨煤上涨100元,其燃料成本要增加14亿元,30%要电厂消化,即4.5亿元,但大唐集团全年的利润也不过4亿元左右。
煤炭企业却表示,按国家规定电煤价格上浮幅度不超过8%的话则“亏大了”。“毕竟非电力企业的市场价格比计划电煤的价格每吨高出30至100元。”尽管“计划内”电煤有一定指标,但接受采访的多数煤炭企业表示,价格上涨的幅度小,希望签订合同时再涨价。
会外,湖南因电煤告急提前启用“煤电价格联动”办法,规定煤炭企业供应给对应电厂的煤炭数量和价格,同时为减轻煤价上扬给电力企业带来的压力,将电价上网价上调0.012元。但煤电同样都不满意。
这种情况下,业内人士提出疑问:如果一方不执行联动方案中指定的价格调整幅度有什么措施?即价格联动方案的保证措施是什么?
中长期合同有量无价?
“在今年的订货会上另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政府部门力推中长期合同。”煤炭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武承厚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发电集团中,电煤订货签订中长期合同较多的是华能和大唐的。
说到中长期合同,大唐集团燃料部负责人高恩清苦笑着说:“很无奈。”他认为,国家强调签订中长期合同,煤炭行业可以有稳定的市场,电力企业可以有稳定的货源。
但据华能燃料部负责人朱峰介绍,以前签订的中长期合同等于没签。订货会前,华能已与几大煤炭企业签订4000万吨以上的中长期合同,但订货会上不论原合同价格高低,煤炭企业均要求涨价,有的甚至要求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超过20%。
几家电力企业遇到的共同问题是:签了中长期合同,煤炭企业却不认合同价格了!“不管多长时间的合同,关键看是否能落实。一年的合同还涨价无数次呢,还说什么中长期!不管多长时间,讲不讲信誉很重要。”一位电力企业主要负责人说。
记者就此求教于一位煤炭行业协会的负责人时,对方认为签订合同也可以不签订价格。他说这充其量是不完整合同,而不能说是无效合同。尤其中长期合同不签价格也正常,因为市场随时都会变。
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有关负责人坚持认为:经济合同必须数量、质量、价格完整签订,否则就是一件非常不严肃的事情。他说:“如果在有关部委联合办公、煤电双方都‘面对面’的全煤会上都不能明确签订合同的价格,那今年的电煤供应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因缺煤停机的可能性将增大。”
煤电联动方案主导思想是:煤价随市场调节,电价随煤价作相应调整,电煤采购价低于市场煤价。煤电联动是解决两大行业之争的好办法,但业内人士提出疑问:价格联动方案的保证措施是什么?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