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煤电联动 -> 相关文章

煤电之争难了

2006/12/29 0:00:00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称,2007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可能采用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在北京召开,发改委不再主持,改由中国煤炭协会牵头。原来计划内用煤8%的涨幅空间今年可能进一步扩大,最终价格将由煤电双方谈判决定。

    根据惯例,这个衔接会将在每年12月末或1月初召开,中国的煤炭和电力企业在这个会上商定电煤价格并签订重点合同。过去几年,双方在价格确定上争吵不休,进一步改革乃至取消这种集中订货方式的呼声不断。

    山西省潞安矿务局董秘毛先生称,传统的煤炭订货方式,今年可能会被取消。不过他说,最终以何种形式召开今年的衔接会,至今各方说法不一。

    2005年,国家发改委终止了传统的煤炭订货会,产运需衔接会取而代之,并宣布不再设定涨价上限,由电煤供需双方自主协商交易价格。然而,由于煤电双方因价格问题争执不下,发改委不得不再次以行政方式,对煤炭出台8%限价政策。

    为缓解煤电双方在价格上的争执,帮助电力企业消化由煤价上升带来的亏损,发改委宣布实行煤电联动,允许电厂以半年为周期,根据电煤价格上涨情况提高电价,并要求电力企业消化30%的涨价。

    2006年,发改委宣布取消2004年底出台的电煤价格临时性干预措施,由煤电双方自主确定交易价格。煤电双方经过长达三个月的谈判博弈,有效合约才陆续签订。

    煤电之争之所以长期存在,原因是煤炭行业存在着计划外和计划内两种供煤合同。据河南蓝天集团的相关人士介绍,计划内用煤合同是各大电厂、钢厂每年力争的目标,而衔接会也是电力公司获得低廉计划价煤炭的主要途径。这就导致了煤炭企业想用市场价卖煤,而电力部门坚持要用低于市场价的计划价买煤。

    价格分歧是目前煤电之争的根本所在。一方面国有电力企业无力承受市场化的煤炭价格,另一方面电煤计划内的低廉价格损伤煤企生产积极性。该人士指出,市场本身不缺煤,缺的是价格低廉的计划内电煤。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煤炭开始市场化改革,然而电价却没有放开。为了降低电力公司的成本,国家对电煤实行“指导价”,以确保电力行业不至于亏损。

    2002年之后,政府一度取消电煤指导价,实行市场定价,但之后连续三年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形成了“煤电顶牛”的局面,国家又恢复了包括电煤在内的能源价格指导政策。

    国家发改委一直试图改革煤炭订货方式和电煤价格形成机制。在2004年的煤炭订货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就曾表示:“我希望像今年这样的煤炭订货会明年不再召开。”

    上述国家发改委人士称,今年的衔接会将进一步改革,政府只管搭台,由企业唱戏,沿用煤电价格联动方案,缓解煤电之间的利益冲突,并且使电煤价格形成更市场化。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在谈到煤炭订货方式改革时也提出,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坚持供需双方自主衔接,鼓励供需双方自主衔接、签订长期供货合同。

    不过,秦皇岛煤炭交易中心总经理李学刚称,在电力价格仍由政府管理、煤电价格联动政策需要继续磨合、完善的情况下,政府主管部门有必要兼顾各方面利益,对未来煤炭价格进行必要的引导,而通过继续召开重点煤炭产需衔接会来施加政府影响,仍然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

    但是他认为,会议组织可以改变过去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体的第三方主体方式,改而由供方或需方为主体组织会议。

    煤电冲突是否再次上演尚难预料。据统计,现在电煤与市场煤价格差在每吨40元左右。淮北矿务局朱仙庄矿大矿长童伯根说,电煤价格还是太低,计划内1吨电煤的价格为320元左右,而市场价在360元左右。作为煤炭企业,当然希望电煤的价格能够尽早与市场价格接轨。

李学刚日前也撰文称,电力系统希望在2007年全国重点煤炭产需衔接会召开前将电煤库存水平提高到20天以上,届时国电直供系统电煤库存总量将达到创纪录的3000万吨左右。在电煤库存较高的背景下,一旦在电煤价格谈判上陷入被动或失败,电力企业将有能力对动力煤市场进行施压。

    “煤电价格联动应该只是短期之举。”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让电力部门尽快进入市场化改革之中。他说,“电价在2-3年内应该可以理顺,但是要在2-3年内完全放开,可能性不太大。”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