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中电联与五大发电集团建议尽快实施“煤电联动”提高电价

2007/7/25 8:49:12       

    中电联与五大发电集团已分别上书国家发改委,建议政府对电煤价格涨幅大的重点地区尽快实施“煤电联动”,提高电价。

  继2005年5月和2006年6月发改委两次实行“煤电联动”上调电价后,新一轮电力价格上涨的风暴悄然袭来。

  今年上半年,我国火力发电量达到12777.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电力生产的强劲增长带动电煤需求大幅增加。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发电耗用原煤59078.55万吨,同比增长17.99%。

  “上半年电煤供应基本正常,但价格上涨压力很大。”中电联发布的《2007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如是表示。这份报告指出,上半年我国电煤合同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9%,而由于煤炭各项基金、运费、海运费等因素影响,6月份电煤价格进一步上涨。同时,重要集散地区煤炭市场交易价格也有所上升,6月份秦皇岛地区主要煤种交易价格继续保持回升态势,电煤价格上涨压力加大。

  近年来,电煤供应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发电企业对煤炭的大量需求以及煤炭企业的联手抬价,使得电煤价格持续上涨,发电企业成本加大,但发电上网电价以及最终销售电价却并不是简单的“随行就市”。根据国家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当煤炭价格累计变动幅度超过5%时,其增加的成本,30%由发电厂自行消化,70%由国家通过调整电价解决,以弥补发电厂成本的增加。这个机制就是所谓的“煤电联动”。

  实际上,为了消化电煤上涨所引起的发电成本上升,发改委曾于2005年5月和2006年6月两次实行“煤电联动”,销售电价共上涨了5.01分/度。

  “根据‘煤电联动’的原则,经过我们的保守统计,电煤价格已经上涨了9%,到了再次推行‘煤电联动’的时候了。”王永干说,“但这次我们提请的煤电联动方案与以往两次有所不同,我们主要针对电煤价格涨幅比较大的山西、贵州等重点省份提出‘因地制宜’地调高发电上网电价,同时建议电价调整要能够反映资源收费、脱硫、空冷等因素,做到价格补偿逐步到位,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环境的电价形成机制。

   近年来的煤炭产运需衔接改革进一步把电煤供应推向市场,因此电煤价格成为影响电价的突出矛盾,但除此以外,水资源收费、脱硫价格补偿不足、脱硫热价及空冷机组没有补偿、排污费上涨等因素均对发电企业经营造成很大影响,因此中电联和五大发电集团此次提出的上调电价方案可以被称为一次“综合联动”的调价请求。

  虽然提出上调电价请求的电力方面目前还没有得到发改委的正式回复,但一位长期关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业内人士表示,第三轮电价上涨已箭在弦上。这位人士同时表示,虽然以“理顺价格”为目标的“上下游价格联动”,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目前疏导能源资源上下游企业矛盾的一种手段,但这种“联动”机制并不是一种包治百病的药方,“单纯强调‘联动’可能会诱发物价‘螺旋式上涨’。”

  回顾近两年来煤电联动的结果,只要煤价一涨,电价就动;电价一旦有异动,又会刺激紧盯着电价的煤炭企业联手抬价,同时其他行业如冶金、钢铁化肥等也会及时跟进加价,一时呈现出煤价电价轮番上涨之势,最终形成全社会围绕煤炭“竞价”。目前掌握能源资源产品生产的多为国有垄断企业,如果均采取“上下游价格调整联动机制”来疏导价格,实际上是在保护上游垄断企业的利益。

煤炭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煤炭网www.coal.com.cn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煤炭网www.coal.com.cn ",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 用手机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远大:煤炭贸易也有了“支付宝”
  • 中煤开启煤炭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新时代
  • 下半年煤炭市场依然严峻
市场动态

网站技术运营:北京真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远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航丰路中航荣丰1层

京ICP备1802369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109号


关注中煤远大微信
跟踪最新行业资讯